文档介绍:践行“学、议、讲、练”的初中数学课堂
——以“有理数的乘方(一)”为例
西安市育才中学数学教研组 尚玉凡
目标引导下的“学、议、讲、练"四步式特色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特点,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在思维的碰撞过程中发现知识、领悟知识、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精品文档请下载)
在数学课堂中,,是否能够运用所学来处理问题并提出有价值的疑问都与学生的思考程度息息相关。而这种以学生为主导的课堂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加强记忆,加深思考,对提高课堂效率,提升学习能力都大有益处。(精品文档请下载)
1 数学分析
教材分析:《有理数的乘方》选自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2章第9节的内容.
有理数的乘方是学生进入初中后所接触的一种新运算,这种运算突出的特点是随着指数的不断增大,乘方运算的结果因底数大于1或小于1而增长或减小得很快,这种抽象的数的变化正是有理数乘方的意义所在。(精品文档请下载)
为使抽象的数学具体化、生活化,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基于课程标准的理念,设计和实施“,如果一层楼按3米计算,,折叠30次有12个珠穆朗玛峰高,数值为什么增长得如此之快”这一探究活动。(精品文档请下载)
数学知识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运用,为学生提供交互式的学习环境,驱动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从而成功地构建数学概念、解决数学问题。使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领悟与重视合作交流、情感体验的“活动式教学”和“探究性学习”得以实现.(精品文档请下载)
教学设想:本节课的标题是有理数的乘方(一),是有理数的乘方的第一节课。那么本节课学生是初次接触和认识乘方的概念,所以通过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乘方的意义对学生掌握知识起到重要的铺垫作用。学生通过自主学忆底数和指数的定义,会读、会写有理数的乘方,通过合作探究加深对乘方概念的理解,讨论乘方的相关内容,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精品文档请下载)
教学目标:
、推理,得出有理数乘方的符号表示方法,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
3。能进行简单的有理数乘方运算
教学重点:有理数乘方的概念及意义
教学难点:有理数乘方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准备:导学案、课件
2 教学过程
2。1 自主学习
这里有一张纸,你知道它的厚度是多少吗?如果我说这张纸的厚度和一层楼的高度一样,你们信不信?
学生进行尝试,将一张纸对折,再对折…完成下表:
对折次数
1次
2次
3次
4次
5次
纸的层数
层数可列式为
(1)边长为的正方形的面积: ,读作 .
(2)棱长为的正方体的体积: ,读作 .
(3)个相乘可表示为:.
(4)个相乘可表示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