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 昔阳县大寨村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这句口号曾经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响彻中华大地的伟大号召。娘子关所在的平定县与大寨所在的昔阳县紧紧相邻。我们从娘子关下来,便想去昔阳县看一看昔日中国农村的典型大寨村。从娘子关下来我们先要到煤都阳泉市,过了阳泉市便可直达昔阳县。从阳泉到昔阳的公路很好,既宽又直。大寨离昔阳县城很近,我们看来大寨就象在昔阳的城郊。这几年山西省也搞扩乡并镇,原来的大寨扩大成了一个镇,原来的大寨大队现在是大寨村。我们的车刚一拐上去大寨公路, 就看到公路两边的绿化明显比其他地方好。行道树生机勃勃,浓绿成荫。到大寨村已是下午四点。我们先落实住宿,住在大寨镇政府旁边的“大寨旅行社大酒店”。虽然这幢酒店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由于前年重新装修了一次,风格新颖,气派大方, 完全是三星级的档次,房价 200 元/间。落实好房间,看看时间还早,便在酒店对面的大寨旅行社请了一个导游,抓紧时间游览大寨山景。景区票价 30元/人,导游费 50元。导游让我们把汽车开到虎头山停车场上。下了车导游便向我们介绍起大寨的情况:现在的大寨村有 530 个人, 210 户, 500 多亩耕地。原来大寨村有 796 亩地,近年来村镇建设占用了一部分土地,还有 500 多亩地。去年大寨村人均收入为 10800 元。说着,我们已经登上了虎头山顶。放眼望去,满山都是郁郁葱葱的树木,已经看不出大寨人战天斗地筑起来的一层层梯田了。过去农业学大寨就是要坚持“以粮为纲”,把荒山都筑成梯田种粮食。现在虎头山上大部分植树造林,少部分梯田种玉米等粮食作物,与原来的做法有很大的改变了。再向前走几步,便看到一座六角亭。导游说这是“周恩来总理纪念碑亭”,是大寨人对周总理深厚感情的结晶。敬爱的周总理曾三次来大寨。第一次是 1965 年 5月 21 日,陪同以阿 2 尔巴尼亚劳动党政治局常委、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科列加为团长的经济代表团来的。导游说,周总理陪科列加上大寨虎头山是有道理的。因为科列加带的经济代表团是到中国来要钱要粮的。当时我们国内的经济状况也不好。为了这些小兄弟在国际舞台上帮我们说句话,不得不勒紧裤腰带支援他们。那次是因为这个山鹰之国实在有点过头了,周总理就把他们带到虎头山上来看看我们中国的农民是怎样过日子的。第二次是 196 7年 4月 9日, 陪同越南总理范文同、副总理武元甲。第三次是 1973 年 4月 23 日陪同墨西哥总统埃切维利亚和夫人。周总理三次来大寨都是步行上山,走遍大寨的山山水水。我们想,当时总理都已经是七十多岁年纪了,到了虎头山上还坚持步行,真不容易啊! 虎头山上还有江青植树处,因为路不大好走,导游没有带我们上去。在虎头山南麓我们看到了三座坟墓。一座是大寨村老党支部书记贾进才的墓。墓碑上刻的是“老英雄贾进才之墓”。贾进才是陈永贵的前任支部书记。 1952 年,贾进才看到陈永贵工作认真,做事踏实,便让贤给陈永贵做村支书,被大寨人称作“慧眼识才”。另一座是记者孙谦的墓。 1963 年,大寨遭受特大洪灾以后,孙谦被大寨人战天斗地的精神所感动,带病深入大寨采访,写出了长篇报告文学《大寨英雄谱》,此文被当时的山西省委书记陶鲁加看到,推荐给前来山西视察的毛泽东主席。毛主席看后如获至宝, 1964 年便向全国发出了“农业学大寨”的号召。某种意义上说,孙谦也有一双慧眼。孙谦去世后,遵照他的遗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