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语文新课标与教学设计
沽源县第五小学:冯国英
2019年4月24日
一、教学目标的变更二、新课标中的名词术语
三、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四、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的变更1952年——2000年: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即“双基”2001年——2015年: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即“三维目标”2016年——今:新的人才观、新的能力观,即“核心素养”
二、新课标中的名词术语
:包括听、说、读、写、积累、感悟、科学训练等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
新课程反对的是“机械训练”。“训练”模式下的学习是被动的,“实践与养成”模式下的训练是主动的。
素养:主要指平日的修养,也指“学识、造诣、技艺、才能、品格” 等方面的基本状况。
素质:主要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
学生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修养,以及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价值观等价格修养。
语文素养包括“双基”,因此,语文素养是在“双基”基础上的丰富与发展。
语文素养要表达是:“语文修养、语文水平、语文能力、语文素质”等概念的总和。
新课标要求:
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学习领域的“学识、能力、技艺”素养比较明确,较好把握;
语文学习领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素养较为复杂,既包括学习习惯、规范意识、批判精神,也包括审美情趣、人生观、世界观诸内涵。
三、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3500个常用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