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word
word
1 / 11
word
xx学院网络安全教育案例
随着网络的快速开展,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大大拓宽,速度迅速提高。然而,遗憾的是,有些人不能够正确使用网络,甚至天真的以为可以在网上随意自我发挥,发表任何言论而不会受到惩罚!从某种角度说,这是一种法律意识淡薄的行为。网络世界虽然是虚拟世界,但更是一个真实的公共信息交流平台,我们上网的每个人都是真实地存在于网络这个平台,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任,甚至是法律责任。因此,网络应该成为广阔学生交流思想,获取知识的园地,成为校园文明建设的阵地,而决不能让它变成加速人们精神家园荒芜的毒剂!正确合理的使用网络是每一位重邮学子义不容辞的责任!
对此,我们搜集整理了我院与其他高校的局部网络违纪典型案例,将其编制成网络安全教育警示案例。希望全体同学能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并引以为戒,共同倡导文明上网,共建网络健康家园。
校案例
案例一:某因公布学校还未公布的新生被全院通报批评处分
2002年8月25日, 暑期留校的xx学院xx因为心情烦闷,用一软件搜索校园网允许匿名登录FTP主机,结果在某一主机上(经查为学校招生办公室主机)发现了未经公开的2002级新生,出于好奇该生将此下载,,意识到了的性,同时也意识到了自己行为已侵犯了他人的隐私,于是立即关闭服务器,想阻止的流传,但是此时已有十多人从该生处下载了,并有人上传到了软件中心,还有局部粘贴到了BBS,造成了学校招生录取工作信息的泄露,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
xx的行为违反了<<学院关于学生网上违纪行为处理的规定(试行)>>,但鉴于其能与时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根据<<学院关于学生网上违纪行为处理的规定(试行)>>第十四条之规定,现给予xxxx学院通报批评处分.
word
word
3 / 11
word
【点评】大学生应加强校规校纪的学习,严格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更要提高法律意识,防止犯下不必要的错误,以此警醒同学们,在网络上发布消息时,应注意发布容获取的合法性,应认识到其容是否属于泄露,是否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
案例二:万某因扭曲有关“非典〞的事实受严重警告处分
2003年5月4日下午,xx学院万xx同学在校园网BBS上看到有关“非典〞问题的讨论,对有关道听途说的谣传,不但不制止,反而不加思考妄加评论,说一些不负责任的话,造成不良影响。事后,经教师的教育和帮助,该同学能认识自己的错误并与时作出深刻检查。
根据《学院关于学生网上违纪行为处理的规定〔试行〕》第七条之规定,给予万xx同学警告处分。
【点评】真实性是信息的关键,凭空捏造、散播与事实相悖的消息性质十分恶劣。在“非典〞肆虐全国这一特殊时期,随意捏造、散播谣言极易引起全民恐慌,不利于稳步推进各项工作,更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开展。警醒同学们:做一名懂文明、懂礼仪、有道德、有素养的当代大学生,要有高度的责任感,要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谨言慎行,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与其带来的后果,每个大学生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案例三:费某、喻某两同学造谣双碑特钢厂暴动被全院通报批评
2005年10月8日晚,xx学院费x接到其同学的短信称:双碑特钢厂有暴动发生,还有人死亡。于是在我校BBS论坛 Chungking版发了标题为:“双碑特钢厂暴动〞的帖子。喻x听到同学说在网上看到有关重钢厂暴动的帖子,喻x没有经过证实,便在我校BBS论坛InterNews版发了题为“重钢惨案〞的帖子。费x、喻x两位同学在BBS上散发不实言论,引起骚动事件。事后两名同学认错态度端正,写出了较深刻的书面检查。
针对以上事件,为了严肃校规校纪,教育本人与广阔学生,根据《学院学生纪律处分实施方法》第二章第二十六条对网络违纪处分规定第一条,经学院研究决定给予费x、喻x两名同学全院通报批评处分。
word
word
3 / 11
word
【点评】当下网络是网友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由于网络的方便性、快捷性、广泛性,各种虚假信息能够在短时间被迅速、广泛传播,产生极其恶劣的影响。警醒同学们:无中生有、传播虚假信息,不仅会对当事人造成恶劣影响,更是对自己言行不负责任的表现,我们应引以为戒。
案例四:黄某等四名学生因网上冲突引发打架斗殴被处分
2006年12月28日晚,xx学院学生黄x与 学院学生丁xx在网络对战游戏中发生口角,在网上对骂过程中,黄x从丁xx处获知丁所在寝室,随即冲到丁xx所在的25栋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