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名词解释牙体牙髓
名词解释牙体牙髓
名词解释牙体牙髓
名词解释
1.外胚间叶:头面部的的大部分结缔组织都来自于神经嵴细胞,由于它们起源于外胚层
的神经嵴细胞,所以这些结缔组织又称外胚间叶组织或外间充质。
2.鳃弓:胚胎第 4 周时,原始咽部的间叶细胞迅速增生,形成左右对称的背腹走向的
6
对柱状隆起,与 6 对主动脉弓动脉相对应,称鳃弓。
3.咽囊:相邻的鳃弓之间有浅沟,在体表侧者称鳃沟,与之相对应的鳃弓的内侧是原始
咽部,其表面衬覆的内胚层上皮向侧方增生呈囊样,形成与鳃沟相对应的浅沟,称咽囊。
4.口凹:在额鼻突、上颌突和下颌突的中央形成的凹陷,称为口凹或原口,即原始口腔。
5.口咽膜:口凹的深部与前肠相接,二者之间有一薄膜即口咽膜相隔,此膜来自于胚胎
早期的索前板,由内外两胚层构成。在胚胎第
4 周,口咽膜破裂。
6.融合:面部发育过程中,面部突起和突起之间在生长过程中发生表面的外胚层相互接
触、破裂、退化、消失,此谓面突的融合。
7.联合:面部突起之间的沟会随着面突的生长而变浅、消失,此过程称为面突联合。
8.原腭:嗅窝下方,球状突在与对侧球状突及上颌突联合过程中,不断向口腔侧增生,
形成的突起称前腭突。前腭突将形成前颌骨和上颌切牙。
9.奇结节:胚胎第 4 周时,在下颌突的原始口腔侧,内部的间充质不断增生,形成 3 个膨
隆的突起。 其中两侧两个对称的隆起体积较大, 称侧舌隆突, 在侧舌隆突稍下方中线处为一
个小突起, 称奇结节。奇结节以后被侧舌隆突所覆盖,仅形成盲孔前舌体的一小部分, 或退
化消失,不形成任何结构。
10.Meckel 软骨:也称第 1 鳃弓软骨或下颌软骨。 分别为左右第 1 鳃弓中的条形软骨棒。
在发育中, 下颌软骨的后端膨大形成锤软骨; 下颌软骨耳前区部分还形成锤前韧带和碟下颌
韧带,其余部分消失。
原发性上皮带: 胚胎的第 5 周,在未来的牙槽突区, 深层的外胚间叶组织诱导上皮增生, 开
始仅在上下颌弓的特定点上, 上皮局部增生, 很快增厚的上皮互相连接, 依照颌骨的外形形成一马蹄形上皮带,称为原发性上皮带。
2.牙板:在胚胎的第 7 周 ,原发性上皮带继续向深层生长,并分裂为两个:向颊(唇)方向生长的上皮板称前庭板,位于舌(腭)侧的上皮板称为牙板。
3.上皮隔:上皮根鞘持续生长,离开牙冠向牙髓方向呈约
450 角弯曲,形成一盘状结构。
名词解释牙体牙髓
名词解释牙体牙髓
名词解释牙体牙髓
弯曲的这一部分上皮称上皮隔。上皮隔围成一个向牙髓开放的孔,是未来的根尖孔。
4.上皮根鞘:牙根开始发生时,内釉和外釉上皮细胞在颈环处增生,向未来的根尖孔方向
生长, 而星网状层和中间层细胞并不出现在上述增生的上皮中。 这些增生的上皮成双层, 称为上皮根鞘。
5.颈环:内釉上皮与外釉上皮相连处称颈环,在上皮根鞘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6.釉结:在牙胚中央,内釉上皮局部的增厚,釉结在牙形态发生中有重要作用,可能是调
节细胞分化和牙形态发生的信号中心。
7.缩余釉上皮: 釉质发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