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复习提纲
第一章 心理测量的历史
中国古代心理测量方法:观察法、访谈法、自然实验法
冯特 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所心理实验室。
最先倡导测验运动的是优生学创始人高尔顿。他开创了个别差异心理学研
等值、但题目不同、同一群(体跨多,、:内容形式) -)
反映测验在内容上的等值,系性数大编制真正的等值测验困难重重 (间隔-:
小反映两个复本题目的差别。 时间&内容-)
与复本
分半 指将一个测验分成对等两半所后有,误差来自题目本身,与时间因素内无容取样
信度很
信度 被试在这两半上所得分数的相同关关。;不适用于速度测验分;半方法多
相似
等条件下,测验越长,信度越高。→同一测验会有多个分半信度值
=内部 测验内部所有题目间的一致性 :容取内容的异
同质
一致性 所有题目看起来像测量同一特但质样,。所研究质性
性信
系数 相关很低或负相关时,测验为异行质为的同质性越高项,目间一致性越
度
高。
评分 定义:多个评随机抽取若干份测验卷,由成两对受过训练的评分者之间平均评一分者之者信 分者给同一批位评分者按评分标准分别给致性达到以上,评分才是客观的间的差异
度 人的答卷评分分,然后根据每份测验卷的两
的一致性程度个分数计算相关
只能说在特定条件下,用于特定的团体,采用特定方法所得的信度系数是多少。即
总述
信度总是与特定情境相关
影响信度的因素: 是测量过程中随机误差大小的反映。随机误差大,信度就低。所以引起随机误差的因素一般都影响信度。 主要有: ⑴被试因素⑵主试 - ⑶施测情境
⑷测量工具 - ⑸两次施测的间隔时间
提高信用的常见方法:⑴适当增加测验项目的长度⑵因素分析和鉴别力分析⑶弱势矫正⑷控制测验项目的难度⑸选取适当的被试群体,提高测验在各同质性较强的亚团体上的信度。
第五章 心理测量的效度
1. 效度:(指一个测验或量表实际能测出其所要测的心理特质的程度。)
/ 所有变异
中,只有由所观察的心理特性引起的变异部分才是要真正测量的,它在变异中所占
比重就是效度的大小。 / 效度的基本问题是:测验要测量的是什么。 / 信度不考虑系
统误差,效度考虑。
效度性质:⑴效度是针对测验结果的 eg. 这个智力量表真的能考查智力吗;⑵ - 是针对某种特定的测量目的的→所以不具有普遍性; ⑶- 只有程度上的差异。 心理特质较隐蔽,通过其行为表现来推测,只能达到某种程度上的准确。所以效度是程度上
的差别,而不是全或无的差别。 (补充说明: 相对性:在评鉴测验的效度时,必
须考虑其目的与功能)
效度验证:收集大量资料和证据来检验测验效度的工作过程。
常用的效度概化验证的方法:⑴交叉效度评定 ⑵元分析
效度与信度的关系 : ⑴信度高是效度高的必要非充要条件。所以, 3种组合:高信
高效,高信低效,低信低效
/ 从信度和效度定义可解释:效度
Val=Sv2/Sx 2, 信度 r XX
2
2
2
2
2
2
的增加提供可能性,至于是否能提高
=S /S
,而S
=Sv +S
,因此信度的提高只给 Sv
T
X
T
I
效度还要看 SI 2的大小。可见信度高效度不一定高,但一个测验要想使效度高,信度
必须高。⑵测验效度受信度的制约。
效度种类:最常见分类方式是根据效度验证的证据来源,把效度分为:内容效度
效标关联效度、构念效度。
注:楷体书上无,属于补充
内指测验题目对有关内容或
评估方
1、专家评 = 逻辑效度,专家认为代表了所测
容行为范围取样的适当性, 所法
定法
内容,则具有内容效度(运用逻辑
效关注的是测验的内容方面
2、统计法 思维)
度
3、经验法
特性:最高行为的测验要求有较高的表面效度
效指测验结果能否代表或预测校标行
评① 验证策略:同时效度与预测效度
标为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程度
估② 计算方法: a. 相关系数法
效效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