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西昌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实施方案 1 一、城市基本情况 (一)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 1. 自然地理 (1)区位条件 西昌市位于中国西部,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彝族自治州中部,是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州府。西昌市距成都574 公里,位于安宁河谷中段,在东经101°46'~102°25'、北纬27°32'~28°10'之间。南北长约70 公里,东西宽约63 公里,东临昭觉、普格、喜德县,南接德昌县,西靠盐源县,北连冕宁县, 幅员面积2655 平方公里。 (2)地形地貌 西昌市地处横断山脉东缘,位于著名的川滇南北构造体系的北半部,在地质构造上由一系列南北走向的褶皱、压性断裂和有机联系的秩序压扭性或张扭性断裂组成,海拔高度4180~1160 米。全市地势呈北高南低,由北向南倾斜,地势以高原中山为主。境内岭谷高差十分悬殊,最高点在西昌、普格、德昌三市县交汇处的螺髻山,主峰海拔4359 米;最低点在雅砻江深切河谷的荞地乡桐子林,海拔1160 米。以安宁河为界,东为大凉山系,西属大雪山系。全市地貌以中——深切割的高原中山为主,间夹断陷河谷、平原和山间盆地。西昌城区处于安宁河谷中段,西昌盆地之中。 安宁河谷平原北起冕宁观音桥,南至米易县得石乡,长200 余公里,西昌市境内河段处于平原的中游。河谷宽3~7Km,最宽11Km,现代河床弯曲平缓,‰,沿线漫滩河曲发育,两岸广布Ⅰ-Ⅱ级冲积阶地及冰碛~冰水堆积Ⅲ-Ⅳ级阶地与大规模山前洪积扇群。Ⅰ级阶地一般高出河床3~5m, Ⅱ级阶地高出河床10~20m。西昌盆地位于西昌市东南侧,长18~20km,宽5~8km,由东河、西河等形成的全新统冲洪积扇组成,地势东北高,西南低,为一断陷堆积盆地。 (3)气候条件 西昌夏半年受西南和东南暖湿季风控制,降水集中,盛夏不热,夏秋温凉湿润。冬半年受极地大陆图1-1 区位分析图 西昌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实施方案 2 气团影响,高空为干暖的南支西风气流控制,冬暖十分显著,形成“冬无严寒春温高,夏无酷暑秋凉早”的气候特点。晴天多,白天太阳辐射强,地面急剧增温,夜晚晴空辐射大量散失,气温下降快,致使昼夜温差大,有“一年之中无冬夏,一日之间有四季”之说。℃,8 ℃, 1 ℃。℃,是全国气温变化最小的地区之一。各月相对的温度变幅以5-6 %,2-3 月和10-11 月最大,%%。春季气温回升早而急剧,秋季气温下降迅速,春温高于秋温。 (4)城市水系 西昌境内,河流均属金沙江水系。主河道安宁河呈北南走向。山溪河流呈不对称羽状东西展布。市东南有断陷湖邛海。沿安宁河宽谷和湖盆周围地下水丰富。 亿立方米(含外来入境水,不含雅砻江过境水量), 亿立方米, 亿立方米,地下水量约1 亿多立方米。但时空分布不均,降水集中在6-9 月,占全年降水量的90%,10 月至次年5 月仅为10%,季节性用水不足,制约农业生产的发展。 1)安宁河 安宁河发源于冕宁县,古称孙水、白沙江、长江水、西泸水。解放前,泸沽以上称长河,泸沽以下称安宁河,解放后统称安宁河,为雅砻江的一级支流,金沙江的二级支流。安宁河为纵贯市境的主要河流,过境长83 公里。自泸沽镇孙水河口以上为干流上游,控制集水面积3788km2,占流域面积34%,自泸沽镇至海河口为干流中游上段,,,‰,控制流域面积 5977 km2,占流域面积54%。河谷开阔,水流平缓,河岸低矮或无明显的边岸分布,沙洲发育,每遇大洪水致使主河道改变频繁,为典型的游荡型河道。一般洪水水面宽220-300m,局部河段达1000m 以上, 枯季河面宽仅10-20m,干流自海河口至大水河汇口为中游下段,,落差338m,‰,控制汇水面积9381 km2,占全流域的84%,该段河道在黄联关以上仍以宽阔河谷为主要形态,同中游上段。之后河谷逐渐收窄进入山谷之中,水流湍急。安宁河干流在西昌境内两岸为西昌市主图1-2 地形分析图 西昌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实施方案 3 要经济区,也是川西南的重要“粮仓” 安宁河在市境内的支流,流域面积在100 平方公里以上的有6 条,其一级支流有海河、拖郎河、西溪河;二级支流有东河、西河、官坝河。流域面积小于100 平方公里支流众多,包括二级支流鹅掌河, 季节性支流高仓河、电厂沟、青河、干沟河、大沟河、红眼河、踏沟河及龙沟河。 2)海河 海河为安宁河左岸一级支流,位于城区西南侧,以邛海为主要水源, 亿立方米。邛海的集水面积为302 km2,海河自邛海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