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实验五血清蛋白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分离.ppt

格式:ppt   大小:1,208KB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实验五血清蛋白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分离.ppt

上传人:文库新人 2022/2/14 文件大小:1.1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实验五血清蛋白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分离.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实验五血清蛋白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分离
*
第一页,课件共19页
电泳技术--电泳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一、概念:电泳是指带电质点在电场中向本身所带电荷相反的电极移动的现象。
二、原理:在一定PH条件下,不同的物质具 - - - - ++++++++++
- ++++++++++ - - - - +
A支持物 B支持物
*
第七页,课件共19页
5、焦耳热:在电泳过程中,电流强度与释放出热量(Q)之间的关系可列成如下公式:
Q=I2Rt
式中R为电阻;t为电泳时间;I为电流强度。公式表明,电泳过程中释放出的热量与电流强度的平方成正比。当电场强度或电极缓冲液中离子强度增高时,电流强度会随着增大。这不仅降低分辨率,而且在严重时会烧断滤纸或熔化琼脂糖凝胶支持物。
6、分子筛(筛孔):支持物琼脂和聚丙烯酰***凝胶都有大小不等的筛孔--分子筛,在筛孔大的凝胶中溶质颗粒泳动速度快。反之,则泳动速度慢。
除上述影响泳动速度的因子外,温度和仪器装置等因子的影响也应考虑。
*
第八页,课件共19页
四、电泳的分类
目前,电泳(electrophoresis)方法大致可分为三类显微电泳、自由界面电泳(没有支持物)及区带电泳。以区带电泳应用比较广泛。显微电泳是用显微镜直接观察细胞等大颗粒物质电泳行为的过程。目前已用于研究膜结构及癌细胞和正常细胞的差异性等方面。
自由界面电泳是被分离的溶质颗粒经电泳后与缓冲溶液之间形成界面的电泳过程。利用适当的光学系统可观察到界面的移动。在电泳过程中,每个移动界面(峰)相当于某一特定的蛋白质。如:用于血浆蛋白成分的电泳。
*
第九页,课件共19页
*
第十页,课件共19页
区带电泳(zone electrophoresis)是由于在支持物上电泳时各组分因迁移速度不同分布成区带而得名。区带电泳按其支持物性状(物理性状)不同可以分为四类:
1、滤纸和薄膜电泳:如醋酸薄膜电泳、聚酰***薄膜电泳
2、粉末电泳:支持介质是淀粉、纤维素粉、硅胶粉等,粉末与适当的溶剂调和,铺成平板。
3、细丝电泳:如尼龙丝、人造丝电泳。此为微量电泳。
4、凝胶电泳:最常用的支持介质有:聚丙烯酰***、琼脂糖凝胶,凝胶可制作成平板或柱子。
*
第十一页,课件共19页
按仪器装置形式可分为:
1、平板电泳:将支持物质铺在平板上(玻璃或有机玻璃)进行电泳,此法最为常用。
2、垂直板电泳:将支持物铺在平板上,作垂直装置后进行电泳。
3、垂直柱形电泳:将支持物质装在垂直的圆形玻璃柱内进行电泳。
(圆盘电泳:将支持物质装入同一规格的玻璃管内,在一不连续系统中进行电泳,样品分离后的区带类似圆盘。)
*
第十二页,课件共19页
血清蛋白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法分离 实验目的:掌握醋酸纤维薄膜电泳法分离蛋白质 的原理和方法。
*
第十三页,课件共19页
相关知识
血清蛋白
蛋白质名称
等电点(pI)
相对分子质量
白蛋白
α1-球蛋白
α2-球蛋白
β-球蛋白
γ-球蛋白




~
69000
200000
300000
90000~150000
156000~300000
*
第十四页,课件共19页
血清蛋白醋酸纤维薄膜电泳
一、原理:
采用醋酸纤维薄膜作为支持物的电泳方法称为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醋酸纤维素是纤维素的羟基乙酰化所形成的纤维素醋酸酯。将它溶于有机溶剂(如:***、***仿、***乙烯、乙酸乙酯等)后,涂抹成均匀的薄膜则成为醋酸纤维素薄膜。该膜具有均一的泡沫状的结构,厚度约为120微米,有很强的通透性,对分子移动阻力很小。
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具有微量、快速、简便、分辨力高,对样品无拖尾和吸附现象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科学实验、生化产品分析和临床化验,如:血清蛋白、血红蛋白、脂蛋白、球蛋白、糖蛋白等的分离和鉴定。
二、操作要点
*
第十五页,课件共19页
(一)仪器与薄膜的准备:
1、醋酸纤维薄膜的润湿和选择:
将醋酸纤维薄膜条浸于盛有巴比妥缓冲液的培养皿中,用镊子轻压,使它全部浸入缓冲液内,待膜完全浸透(约半小时)后取出,夹在清洁的滤纸中间,轻轻吸去多余的缓冲液,同时分辨出光泽面和无光泽面,并用铅笔在无光泽面上作记号。
2、制作“滤纸桥”。
(二)点样:
将此血清涂在薄载玻片的一端截面上,然后轻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