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1
文档名称:

宪法知识讲座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4,112KB   页数:4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宪法知识讲座课件.ppt

上传人:文库新人 2022/2/26 文件大小:4.0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宪法知识讲座课件.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于宪法知识讲座
现在学****的是第一页,共41页
今天和大家沟通的内容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的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部分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的
学校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受教育者的权利 出版自由 以出版物形式表达
结社自由 法定程序、持续性集会自由
集会自由 聚集在一定场所
游行自由 列队行进表达
示威自由 以集会、游行、静坐等方式
现在学****的是第十四页,共41页
*
(1)***
、游行、示威、
结社自由
***的边界?
现在学****的是第十五页,共41页
在某校一学生宿舍,晚上熄灯静校时间到了,大多少数学生正在闭目养神,只有张亮和另一学生在高声谈笑。同学们皱起了眉头。宿舍室长说道:“不要再讲话了,别影响大家休息”。张亮不耐烦地说道:“***是我的权利,我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你管得着吗?”
情景
张亮是在行使***的权利吗?
公民在行使权利时应尊重他人的权利。
现在学****的是第十六页,共41页
高校教师“***”须“有度”
2015年1月29日,在教育部学****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精神座谈会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表示高校教师必须守好政治底线、法律底线、道德底线,要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管理,特别是加强教材建设和课堂讲坛管理,并提出:“决不允许各种攻击诽谤党的领导、抹***主义的言论在大学课堂出现;决不允许各种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言论在大学课堂蔓延;决不允许教师在课堂上发牢骚、泄怨气,把各种不良情绪传导给学生。”
现在学****的是第十七页,共41页
*
(2)出版自由
出版自由:是指公民有以出版物的形式表达其思想、见解的自由。
行使权利要遵守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如,不得出版发行***秽物品等。
现在学****的是第十八页,共41页
(3)集会、游行、示威(政治权利和自由)
现在学****的是第十九页,共41页
二、政治权利和自由

(1)批评建议权
(2)申诉、控告、检举权
(3)获得国家赔偿的权利
*
现在学****的是第二十页,共41页
问:老师对学生的批评、建议是不是行使“批评权”“建议权”?
*
现在学****的是第二十一页,共41页
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和取得赔偿权利
现在学****的是第二十二页,共41页
公民行使监督权的途径:
、电话方式、访办公室、市长信箱、市长热线(信访举报制度)
2 .通过人大代表提出(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3 .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制度)

*
现在学****的是第二十三页,共41页
四、人身自由
(身体自由)



现在学****的是第二十四页,共41页
*
四、人身自由
(又称身体自由,具有最高价值)
《宪法》第3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现在学****的是第二十五页,共41页
《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有关于中学生“穿戴整洁朴素大方,不烫发,不染发,不化妆,不佩戴首饰,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穿高跟鞋”的规定。男同学小林一直蓄长发戴项链,班主任孙老师对其反复教育他仍不听,孙老师请示德育处主任后,采取强制措施用剪刀剪掉小林的长发,并收缴了他的项链,这一做法侵犯了学生( )
    A独立财产权 B健康权
    C生命权   D身体权
AD
现在学****的是第二十六页,共41页
*
四、人身自由
2、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我国现行《宪法》第3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现在学****的是第二十七页,共41页
*
四、人身自由
3、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
我国《宪法》第39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现在学****的是第二十八页,共41页
*
问:夫妻在家看黄碟事是否违法?
“卧室里的宪法权利”
现在学****的是第二十九页,共41页
*
四、人身自由
4、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我国《宪法》第40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