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消防工作“十一五”发展规划4发展规划范文大全消防工作“十一五”发展规划(七)广泛深入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16、大力开展消防宣传。市、乡两级政府进行经常性的消防宣传教育,组织开展好每年的主题消防宣传和“11?9”消防日活动,组织干部群众到公安消防站学习咨询消防安全知识,定期通报全市火灾形势和消防工作情况,对消防违法违章行为及典型火灾案例进行曝光。17、全方位普及消防知识。各新闻单位及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在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新闻媒体上开辟消防宣传专题栏目、设置消防公益广告,在城区及乡镇主街道、公路主干道、居民生活区和公众聚集场所内要设置消防知识广告牌,全方位宣传消防法律法规和防火灭火常识。教育部门要将消防安全知识教育纳入中小学校的教学计划,保证所有在校学生受到良好的消防安全教育,具备较强的安全素质。工会、妇联、共青团、少工委等团体要积极推进消防宣传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消防宣传活动,将消防法制教育纳入全市“五五”普法内容,提高全民消防法制观念和消防安全意识。公安消防部门要建设好消防公共信息网络系统,宣传普及消防知识。2010年,全市90%的学校开设消防知识教育课程,城市90%以上的居民基本掌握火灾预防、逃生自救、报警、灭火器的使用等消防基本常识。218、改革和加强消防安全培训。按照普及、提高、强化三个阶段,实施“全民消防素质教育工程”,增强群众消防安全素养和单位消防安全管理水平。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加强与劳动部门的协作与配合,编印不同层次、不同工种的消防安全知识和技能手册,并纳入劳动用工培训。逐步建立和规范由中介机构培训、消防监督部门组织考试发证的培训制度。科学划分培训等级,合理设置培训课程,重点加强对建筑消防工程设计、施工、安装人员,消防产品检测、维修、销售人员和化学危险物品场所特殊岗位工种人员的培训,落实持证上岗制度;加强对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专(兼)职防火人员、消防设备操作人员以及公众聚集场所从业人员等的日常消防安全培训。(八)全面提升消防队伍灭火救援能力19、完善公共突发事故抢险救援体系和联动机制。强化灭火救援工作的组织协调,抓紧制定爆炸、毒气等恐怖暴力和其他突发性灾害事故的消防救援应急预案,加强与公安机关其他警种、军队、武警、民航、铁路、医疗、卫生、供电、供水、供气等相关部门、单位的协调配合,形成“政府领导、部门参与、统一指挥、协调配合”的公共突发事故抢险救援体系和联动机制,迅速有效地处置各种突发性灾害事故。20、大力提升部队灭火救援能力。严格落实执勤战备制度,规范灭火救援程序,创新训练方法手段,提高练兵科技含量,积极开展预防爆炸、毒气等恐怖暴力事件和其他突发性灾害事故处置方法和应急措施的研究,加强在高层、高温、有毒、缺氧等复杂危险环境中开展救人灭火的实战模拟训练,增强消防人员的心3理和生理承受能力,切实提升灭火救援能力。21、制定《武夷山市处置火灾及突发灾害事故应急预案》。市、乡两级政府要针对辖区高层、地下建筑和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可能发生的对公共安全造成重大影响的火灾,建立重大火灾事故应急救援机制,完善由政府牵头,以消防部队为主体,公安、交通、供水、供电、卫生等部门参加的抢险救援组织和指挥体系,明确职责,确定任务。组织制定《武夷山市处置火灾及突发灾害事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