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五柳先生传.doc

格式:doc   大小:24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五柳先生传.doc

上传人:jsyhqk 2022/3/4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五柳先生传.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五柳先生传》总评
  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大家,诗歌独开一派,散文造诣也很高。北宋欧阳修便对他很倾倒,曾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一篇而已。"其实不只《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和《五柳先生传》等,也都是好文章。
  南朝人气",自乐其志,所以忘怀于世俗的得失,以此自终。四个方面概括起来就是:读书适意,醉酒陶情,安贫乐道,著文娱志。通过这几个方面的勾画,一个坚守节操、不随流俗的“高人”形象便立起来了,活起来了。选材极精,造语极简,意足笔止,风神宛然。古人说文章作到好处,增之一分那么太长,减之一分那么太短,陶文够得上这样的标准.
文章最后还有一段“赞”。“赞”是历史传记的一种体式,缀于传文之末。《文心雕龙》说:“赞者,明也,助也."据郑振铎先生的解释,传文中记事有未完备之处,在“赞”中补足,即所谓“助”之义;传文中褒贬之意没有说尽,在“赞”中讲透,即所谓“明"之义。所以“赞"不是赞美,,进一步提醒五柳先生的精神和展拓文章的境界。“黔娄”见于《高士传》,是齐国一个不受卿相之聘的高人。黔娄之妻的话见于《列女传》。“戚戚”是忧愁的样子,“汲汲”是热中追求之意。“其言”句意思是,黔娄之妻的话所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人吧。“兹”是连词,起承接作用,有“那么”、“斯”之意。“假设人”,这个人,指五柳先生。假设我们把《传》文中五柳先生的形象予以概括,那么也就是“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衔觞赋诗,以乐其志”。“赞”中这几句话成为画龙点睛之笔,把五柳先生的精神阐发得更为明晰,可以说是“赞"体的“明"的作用。“无怀氏”见《庄子》,“葛天氏”见《吕氏春秋》,都是传说中的远古帝王。陶渊明常用古史传说指称自己的理想时代、理想社会.《时运》诗说:“黄唐莫逮,慨独在余。”“黄唐”即指传说中的黄帝、唐尧时代.《饮酒》诗说:“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羲农”即指传说中的伏羲氏、、葛天氏时代的老百姓,等于说五柳先生的生活是理想社会中的人们的生活,文章的境界更高了,文章的思想也进一步升华了,可以说是“赞”体的“助”《和子俨等疏》说:“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这里写的显然是这种生活的折射.
《五柳先生传》在写作上的特色,还有以下几点值得一提。
我一类文字也出现较早。《史记》《汉书》,本质上属于历史。所以,尽管它们也具有文学性,甚至被称为“传记文学”,对材料也有重要的剪裁和取舍,但总要比较全面地反映人物的生平事迹。《五柳先生传》不同,它是纯文学性传记,《五柳先生传》是作者的“自况”,也只是在一定意义上讲,假设以为这就是陶渊明的全部真实,“闲静少言"四个字就很值得推敲。在对世俗一面来说,陶渊明是“闲静少言”的,所谓“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可是在另一个生活圈子里,他既不“闲静",也不“少言”.他和田园中的农户“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和志同道合的佳邻好友“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都是“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那么披衣,言笑无厌时”的。另外,“欲有为而不能者",心情并不能完全平静。五十岁时写的《杂诗》还在说:“日月掷人去,,终晓不能静”,对壮志未伸、年华虚度竟然焦灼到整夜不得安眠,哪里悠然呢!他的生活不断下降,“夏日抱长饥,,及晨愿乌迁。"有时更“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向人乞讨去了,也是无法一味“晏如”的。他还写了《述酒》《咏荆轲》《读山海经》等诗,写出“刑天舞干戚,猛志固长在"那样的诗句,对时事的剧烈情绪溢于言表,可见也没有完全遗世,成为无怀氏、葛天氏王国里的公民。所以《五柳先生传》虽是自况,却不等于全面纪实,而是创作。,虽然并不符合全部实迹,却比任何史传的记载更能表现出陶渊明的风貌。它着重刻画出一种人物精神,我们甚至可以把它称为“陶渊明精神”,这是作者理想的、衷心爱慕的、在诗文小说诗歌文学作品中竭力表现的精神,也是作者千百年来给人印象最深、影响最大的精神。这就是艺术和典型的力量.《五柳先生传》是我体,隋末唐初王绩作《五斗先生传》,即承其流。
第二、假设我们略微细心一点,便会发现,本文对人物的描写,大半都是总结性语言。从性情品格到读书、饮酒、处贫、著文各方面生活,,但每一项中都包含大量的事实,所以,简约的语句中含有丰富的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