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8
文档名称:

【治疗指南】高血压病治疗指南(2005修订).pdf

格式:pdf   页数:3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治疗指南】高血压病治疗指南(2005修订).pdf

上传人:1322891254 2014/10/2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治疗指南】高血压病治疗指南(2005修订).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 年修订版
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我国的心血管病发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均有增长的
趋势。据 2002 年全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资料显示,我国***高血压患病率为 %, 全国有高血压患者约
亿。但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均很低,我们面临的高血压防治任务是非常艰巨的。本指南从我国高
血压流行状况和防治实际出发,提出符合国情的全人群和高危人群相结合的防治策略,强调人群防治,同时加强高
血压病人的治疗。
高血压的危害性除与患者的血压水平相关外,还取决于同时存在的其它心血管危险因素以及合并的其它疾病情
况。因此,在高血压的定义与分类中,除仍将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定在收缩压≥140mmHg 和/或舒张压≥90mmHg; 根
据血压水平分为正常、正常高值血压和 1、2、3 级高血压之外,还应当根据合并的心血管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和
同时患有的其它疾病,将高血压患者分为 4 层(组),即低危、中危、高危和很高危,并依此指导医生确定治疗时机、
治疗策略与估计预后。
治疗高血压的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发病和死亡的总危险。这就要求医生在治疗高血压的同时,干
预患者检查出来的所有可逆性危险因素,并适当处理病人同时存在的各种临床情况。对于一般高血压患者降压目标
应是 140/90mmHg 以下,而对于合并糖尿病的病人,血压应降至 130/80mmHg 以下。
在初始用药的选择方面,主要根据个人情况,结合社会经济情况,根据我国的现状,群体的治疗应是尽可能在
一般高血压患者中推荐使用廉价的降压药物,首先提高治疗率,然后在此基础上逐步提高控制率。临床医师可以根
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利尿剂、阻滞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 II 受体(AT1)
拮抗剂(ARB)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或由上述药物组成的固定剂量复方降压制剂。为使血压达标,大多数高血压病
人需要两种或两种以上降压药联合应用。
强调改善生活方式对高血压的防治是十分重要的,不仅对高血压患者有益,而且对血压正常高值人群也有好处。
对特殊人群的防治,包括老年高血压、妊娠高血压以及同时患脑血管病、冠心病、心力衰竭、糖尿病或肾脏疾
病的高血压病人,指南也有相应的论述。
高血压防治必须采取全人群、高危人群和病人相结合的防治策略,从控制危险因素水平、早诊早治和病人的规
范化管理三个环节入手,构筑高血压防治的全面战线。努力提高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而以上目标的
实现必须依靠观念的转变和战略的转移。从以疾病为主导,转向以健康为主导。从以患者为中心,转向以人群为中
心,将工作的重心前移,普遍提高人群的保健意识和健康水平。从以医疗为重点,转向以预防保健为重点,综合控
制各种危险因素。从以专科医生为主,转向全科医生、护士、预防保健、检验、公共卫生等人员共同参与的团队管
理。从以大医院为中心,转向以社区为中心,将高血压防治的政策、措施、成果和经验变成社区实践。从卫生部门
转向社会共同参与,充分发挥政府各相应部门、专业团体、企业、新闻媒介及社会各界的作用,建立广泛的高血压
防治联盟和统一战线。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版为我国 21 世纪的高血压预防工作和临床实践指明了方向。为使指南的原则变
成行动,需要政府部门、学术团体以及社会各界全方位的支持配合,使防治一线的工作人员认真贯彻,服务于广大
城乡居民,为将我国高血压防治提高到新的水平做贡献。

2004 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根据我国近年来的心血管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的进展,参考国内、外
最新研究报告和指南,对 1999 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进行修订。2004 年底先行发表初稿(实用本),反复征
求意见基础上,2005 年全文发表。


高血压是一种古老的疾病,一百多年前 Riva-i 发明了袖带血压计后医学界才对高血压的生理和病理意义有
了认识。20 世纪 50-60 年代开展了大量人群血压分布及血压与心血管病关系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证实了高血
压是引起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研究高血压的流行特征,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高血压诊断标准的确定。人群血
压的分布接近正态分布。如何确定高血压和正常血压的分界点(cutoff point) 一直是高血压流行病研究的重点。从理
论上讲,分界点的确定是人为的,但从临床角度看,这个点应该是能区别“有病”和“无病”的最佳点。这和确定任何呈
正态分布的生理指标正常值的原则是一样的。经过多年的观察、研究和论证,现在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收缩压 140
mmHg 和舒张压 90mm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