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中原城市群总体发展规划纲要》介绍.doc

格式:doc   大小:88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原城市群总体发展规划纲要》介绍.doc

上传人:junjun2875 2016/12/25 文件大小:8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原城市群总体发展规划纲要》介绍.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原城市群总体发展规划纲要》介绍设想:“十一五”时期, 重点依托郑汴洛城市工业走廊和新—郑—漯( 京广) 产业发展带, 率先推动郑汴、郑洛、郑新、郑许之间的空间发展和功能对接, 加强巩义、偃师、新郑、长葛等重要节点城市建设, 努力形成以郑州为中心、产业集聚、城镇密集的大“十”字形基本构架, 确立中原城市群核心区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空间轮廓。关键词: 郑汴一体化,郑洛互动发展,郑新呼应发展,郑许密切经济联系优先推动郑汴一体化重点推进六个对接: 一是突出城市特色,推进功能对接。二是加快郑汴交通建设,推进城区对接。三是促进郑州、开封相向发展, 推进空间对接。四是统筹产业布局, 推进产业对接。五是率先推行教育、科技、文化、旅游资源共享和金融、电信同城化,推进服务对接。六是加强两市间生态共建,推进生态对接。加快郑洛互动发展“十一五”期间, 建成郑州至西安铁路客运专线, 全面完成连霍高速郑州至洛阳段拓宽改造和 310 国道郑州至洛阳段一级公路改造升级任务, 连同郑少和少洛高速公路及既有陇海铁路, 形成五条郑洛之间的快速通道。依据郑汴洛城市工业走廊产业布局构架, 全面推进郑洛之间的产业布局。重点加强郑洛两市在信息产品制造业、新材料、汽车工业、装备制造业、铝加工业等领域的分工协作, 整合科技、教育资源, 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力争“十一五”末, 基本建成上街—巩义—新安铝工业基地、洛阳先进制造业基地、吉利石化工业基地、巩义铝加工园区、偃师轻纺产业密集区、荥阳铝型材工业园区和纺织服装工业园区, 培育形成一批特色产业集群。促进郑新呼应发展“十一五”期间, 建成郑州至北京铁路客运专线, 全面完成 107 国道郑州至新乡段拓宽改造任务。加快原阳桥北新区建设, 加快郑州花园口黄河生态旅游区、新乡桥北—韩董庄区域开发, 通过现有郑州黄河公路大桥和新建郑州黄河公路铁路两用桥( 预留轻轨线路), 促进两岸呼应发展,进一步拓展郑州向北发展的空间。逐步展开郑州和新乡之间的产业布局,建成新乡化纤工业基地和造纸工业基地, 培育形成新乡电子电池、原阳汽车零部件等一批规模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密切郑许经济联系“十一五”期间, 建成郑州至武汉铁路客运专线, 全面完成京港澳高速郑州至许昌段拓宽改造和 107 国道郑州至许昌段扩建改造任务, 形成郑许之间的快速通道。积极推动郑州航空港组团发展,促进新郑、长葛等重要节点城市发育。加快实施郑许之间的产业布局规划, 重点加强两市在高新技术产业、轻工、食品、烟草等领域以及人才、信息等方面的合作,促进两市协调发展。力争“十一五”末, 基本建成以电子信息、电力装备制造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培育形成产业基地,培育形成长葛铝型材加工、超硬材料等一批特色产业集群。强化郑州的中心城市地位设想:“十一五”及今后一个时期,郑州市要大力培育优势产业,加快积聚人口和要素资源, 优化城市布局, 提高城市服务功能, 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 借助“集合城市”的力量, 加快形成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和增长极, 成为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 全国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科技创新基地。力争 2010 年市区人口规模超过 400 万人,全市生产总值占中原城市群的比重达到或超过 1/3 ,在中原城市群发展中的核心地位显著提升,真正成为带动中原城市群协调发展的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