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从语言习得理论浅析儿童双语教育
周金灿
1105020006
目录
一、儿童语言习得理论及习得过程的回顾
二、外语学习的最佳年龄
三、儿童双语教育的有利之处
四、儿童双语教育的不利之处
五、对儿童双语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儿童语言习得理论及习得过程的回顾
桂诗春指出儿童的语言发展大体分为四个阶段,即单词话语阶段、双词话语阶段、连接话语阶段和递归语法阶段。
以Bloomfield和Skinner为代表的机械主义“强化论”(Reinforcement Theory)认为,儿童在某一环境里说出的每一句话,若得到强化、鼓励,那么,在相同的环境里,儿童就会作出相同的反应。
一、儿童语言习得理论及习得过程的回顾
以Chomsky为代表的心灵主义内在论(Innate Theory)认为,儿童生下来就有一种适宜于学习的、人类特有的“语言习得机制”。人的这种潜在的语言习得能力不是后天学习获得的,是与生具有的一种能力。
以Piaget为代表的认知论(Cognitive Theory)认为,学习的中心环节包括“同化”与“顺应”,儿童习得语言的过程也有同化和顺应的现象,他们总是运用熟悉的结构去创造新的用法。儿童的语言能力是他的认知能力的直接反映。
一、儿童语言习得理论及习得过程的回顾
“德国科学家吉泽拉·施密德等人观察了两个均由36名儿童组成的对照组,两组儿童在平均年龄、智力和家庭社会地位方面基本相似,其中一组只学习第一语言和其他内容,第二组增学第二语言。实验表明,这两组儿童以同样的速度发展着本民族语。在实验以后的测试中,两组的成绩几乎相同”。这表明第二组被试未因第二语言的增加对母语学习产生不良影响。可见,儿童耳闻目染的母语环境,对其实施母语教育的随机性、多样性、丰富性和灵活性等优势是学习第二语言所不能企及的,因此,母语的习得和发展不会因学习第二语言受到影响。
二、外语学习的最佳年龄
古罗马的雄辩家Quintilian曾经主张让儿童早一点学习外语。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Erasnus明确指出,5岁是开始学习外语的最佳年龄。
Chomsky的“内在论”指出,儿童的语言能力在10岁前可发展完全,进行外语习得应在此之前。
Seliger坚持认为各种语言能力的发展与年龄差异均有一定的关系,并预测部分语言能力如学习者的年龄超过了11、12岁,就很难习得。
三、儿童双语教育的有利之处
首先,两种语言,如英语、汉语同时学习可相互促进。因为任何两种语言之间都有很多相似之处。第一,学习两种语言必须有语言习得的客观环境,必须面临语音的刺激,二者必不可少。Piaget的“认知论”表明,儿童生下来时具有学习任何语言的能力,咿呀学语阶段各语种的儿童发声也没有多大差异。但在以后的几年生活里,生活在英语环境中的儿童学会了英语,而生活在汉语环境中的儿童却学会了汉语。因此,无论英语还是汉语,语言习得必须具备语言的客观环境。
三、儿童双语教育的有利之处
第二,双语教育可促进习得语音、词汇、语法,并进而加速激活儿童大脑中的语言习得机制。这三部分称为语言的三要素。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语言的外部形式。有了语音,语言才能更好地为人们所感知,语言才能更多地发挥交际工具的作用。而词是语言信息的最小单位,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没有词汇,就没有语言。语法是词形变化法和句法规则的总和。词汇只有通过语法规则组织起来,才能表达思想。第三,双语教育提供儿童新的语言媒介,扩展儿童表达手段。习得双语的语用规则和文化,提供了广阔的语言使用空间,而且保证了语言使用的得体性。
三、儿童双语教育的有利之处
其次,第二语言的学习作为一种积极的智力活动,能促进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拥有两种语言的儿童思维的灵活性强于只拥有一种语言的儿童。语言不仅是思维的工具,还是交际的工具。双语学习是在真实或模拟的社交情景中进行的,久而久之必然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儿童双语学习最先学习和运用的是口语,教育主要渗透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进行,许多任务的完成需要相互协商合作,这既提高了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又有助于培养他们的交往能力。
三、儿童双语教育的有利之处
除此之外,儿童在学习外语方面还有其他的优势。第一,模仿力强。他们能模仿英语的语音,而且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说出简单的英语。第二,他们的听觉敏锐,能分辨出语音,这对英语的学习也有帮助。第三,心理上的障碍少,极容易吸收和学习英语。因此,儿童的这些自身特点,有利于儿童从小学外语能掌握一口好的发音,有利于他们以后的英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