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狂人”万明坚
吴 雷 慕 容
作为TCL通讯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他创造了国产手机的最大奇迹,被业界称为“手机狂人”。2004年,他成功收购阿尔卡特的手机业务,组建了合资公司并担任CEO。然而,刚到2004年岁末,行业的第一步。
万明坚在日记里回忆道:“1999年TCL移动通讯成立之初,一切都是新的,一切从零开始,连办公场地也是租来的,此时国内手机市场是摩托罗拉、诺基亚和爱立信等国外品牌的天下。”
在当时的TCL集团内,几乎没有人看好手机行业,以李东生为首的TCL集团管理层,正把获得新的利润增长点的希望放在电脑和网络领域,为此,李东生甚至请来了风云人物吴士宏。
万明坚在李东生的支持下,以1000万美元投资创办TCL移动,两年后的2001年,TCL手机业务实现销售收入30亿,2003年则达到82亿,晋身国内手机市场前5名、国产手机前两名,连续4年保持100%以上的增长。这些充满神奇色彩的数字让万明坚被迅速神化。
2002年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TCL移动公司内刊等宣传资料上印满了各种关于万博士创造神话的溢美之辞:999D宝石手机热销,金喜善作秀下一款3188创造利润超过一个亿;经销商对万明坚博士的追捧――那段时间,万所到之处,必有经销商以一路红地毯的礼节相迎,每每喊出“万博士万岁”之语。
一位经销商后来评点说,地毯、鲜花、彩旗甚至酒桌和高呼万岁,这都不为过,手机经销商大都是在分销市场上打拼多年的江湖中人,商人重利,亦不轻义,没有这种江湖义气的纠集与共鸣,如何一起做生意?
当时后进的国产手机冲进市场的杀手锏,靠的正是这些既要利也讲义的生意人。利用他们贴近终端的销售渠道,利用他们对零售终端的直接控制,TCL手机拿到了销售的开门红。而在此之间,诺基亚、摩托罗拉的高层大都身居云端,依靠个别全国总代理向下层层发货,远离市场与终端消费群。与此相比,万明坚更早地意识到渠道扁平化的重要性,以及那些终日行走江湖、言行没有禁忌的经销商的价值。
至今,“万博士”与某经销商被放大无数倍的合影,还时常被突兀地挂在某间人头杂乱的经销商办公室。
万明坚风头之盛一度压倒李东生。
同时,在靠业绩说话的TCL,万明坚的权力也迅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对当时的万明坚而言,他没有搞懂的是,在一个国有控股的企业做事,要赢得的除了业绩,还有更多。
傲慢与远见
万明坚2002年即得到了“手机狂人”这个有些卡通化的称谓。
据说,这一年中某日,一记者与万明坚隔桌相对,纵论国产手机的未来。恰逢万明坚一手打造的TCL宝石系列手机处在热卖的甜蜜当中,两人间的话语交锋迅速撩拨起这位工学博士的激情。席间,万不时挽起袖子,抬腿,以单脚踏茶几,仿佛踩着敌人尸骨的战士,大谈海外手机品牌的穷途末路,痛斥“国产手机不举”论,持续的狂热燃烧着他鹰隼般的眼睛。
次日,记者以《手机狂人万明坚》为题刊表文章,从此,“手机狂人”的名声在圈内迅速流传。据该记者后来说,万明坚本人并不排斥此外号,甚至有点喜欢。
仔细算算,万明坚“出镜”率较高的时段,也不过2002年中至2003年中的一年时间,狷狂形象的负累迅速转化为潜在的意指――在“功高盖主”的江湖传言中,万明坚陷入了延续至今的沉默。
2004年6月2日,广州白天鹅宾馆,TCL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李东生为TCL声势庞大的人才招聘计划率麾下十员得力干将集体登场。十人当中,七人为李东生布局下集团七大事业本部首领。台上座次为,李东生居中,紧挨李的左侧为彩电事业部总裁、新晋TCL汤姆逊合资公司CEO赵忠尧,身为通讯事业本部总裁的万明坚端坐李东生右座,与万明坚两人之隔的,是近年有些淡出媒体视线的TCL电脑总裁杨伟强。
座次的排列,微妙地体现着TCL诸侯文化的特质。
记者提问时间,主持人根据不同问题的行业归属分配给各事业部总裁应答,时间在一问一答的祥和气氛中推进。此时,最有意味的一幕出现了:当有记者同时提问关于手机以及数码3C整合的两个问题时,主持人根据自己的理解提示道:“第一个问题请万总回答。”(按当时的理解,数码与3C应该是TCL电脑总裁杨伟强的解释范围)
“第二个问题我也可以回答。”接过话筒的万明坚抛出的第一句话就让在场人出乎意料。
台下顿时爆发出一阵善意的笑声,而此时的台上则一片肃然。
2004年,TCL通讯完成了两件震惊业界的大事:一是从集团分拆到香港上市,二是成功收购阿尔卡特的手机业务,组建了合资公司。8月31日,万明坚就任中法合资公司TCL阿尔卡特移动电话有限公司(TAMP)的首任CEO。
而早在十个月前,万明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