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现实意义
摘 要 初中阶段是学生基本的道德素质和人生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学生分辨是非和抵抗外界诱惑的能力较差,学校、教师和家长要保持高度警惕,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初中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教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现实意义
摘 要 初中阶段是学生基本的道德素质和人生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学生分辨是非和抵抗外界诱惑的能力较差,学校、教师和家长要保持高度警惕,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初中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在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引导学生用心观察与体验生活,培养学生的生活责任。
关键词 人生观 道德素质 道德与法治 生活责任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现实意义是指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状况、思想特点与认知水平,以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事件为切入口,引导学生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思维模式,尊重学生感受,增进师生关系以增强学生生活实践能力和培养创新学习能力。下面 教学过程中发生的一件真实事件。
事件回顾:
刚刚讲完《尊重他人》这一课,下课前,给学生留下这样一个特别的作业:“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还应该尊重什么?围绕“尊重”这个话题,请和老师畅所欲言,说说你的心里话。”第二天,欣赏到一份又一份令人满意的作业,一篇篇文章,一番番真切的话语,或短或长。或写家庭琐事老人不受尊重的烦恼,或述说上课自己不被老师尊重的无奈;或表述师生间互相尊重的真情实感,或诉说公共场所不受尊重的所见所闻……
其中,《请尊重真相》一篇深深触动了我。这是一个叫孙丽的同学发自肺腑的心声流露。她没有丝毫的避讳,她在用心向老师诉说委屈,诉说因同学多拿馒头放自己盘里而被食堂师傅误解训斥的委屈。读罢文章,我仿佛看到一向刚强的她被不辨黑白、当众斥责的情景;仿佛听到她在餐厅那委屈的啜泣声……她多么想和在场的每一个人,特别是食堂师傅,说出真相。
我决定帮她打开这个心结,还她一份被尊重。课间休息时,我和孙丽面对面坐下来。我把稍作修改后的作业纸交还给她。首先,我非常感谢她对老师的信任,充分肯定她向老师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接下来,当着办公室老师的面,我和她共同欣赏了她细腻感人的文笔,想让全班同学向她学习,她欣然同意。为了维护班里那两个做错事却没有勇气承认错误的同学的自尊,我征得了孙丽的同意,在作业中用了他名。再次出现在课堂上时,我请孙丽宣读了这份最精彩的作业。一片静默后,教室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为她流畅的语言,更为她敢于直言的勇气。
之后,我组织同学们展开了小小的讨论:当你遇到类似现象,不被尊重时应该怎么办?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畅谈自己的看法。有的说:“人生路上可能会遇到许多次委屈,甚至挫折,我们要学会坚强,不轻易流泪。”有的说:“可以据理力争,也可以心平气和地说明真相。”还有的说:“人无完人,金无赤足。我们要以宽容之心对待曾经不尊重自己的人……”我看到,孙丽同学的脸上洋溢着轻松而平和的笑意,那两个曾经让孙丽深受委屈却漠然视之的男同学慢慢低下了头。刚回到办公室,我听到两声轻轻的“报告”。出现在门口的是我盼望出现的两张面孔。“老师,我们已經向孙丽同学道歉了,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