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物流案例分析采购管理案例
物流案例分析:采购管理案例
物流案例分析:采购管理案例
采购管理案例分析现状简介全球业巨擘公司过去采用“土办法”采购:员工填单子、领导审批、投入采购收集箱、采购部定期取单子 30天时间的处理。低效率的结果是,公司有1,3的员工忙于“独立采购”,以绕过所谓标准的采购流程,避免遇到“官僚作风”,而这种官僚往往导致更高的成本。 采购管理案例分析成本效益分析采购成本明显降低当“中央采购”系统在公司内部平稳运转后,效果立竿见影。以2000年第3季度为例,公司通过网络采购了价值277亿美元的物资和服务,。大概有近2万家
供应商通过网络满足公司的电子采购。简化业务流程方案实施后,在5年的时间里,总共节约的资金超过了90亿美元,其中40多亿美元得益于采购流程方案的重新设计。 采购管理案例分析成本效益分析采购效率大大提高基于电子采购,公司降低了采购的复杂程度,采购订单的处理时间已经降低到1天,合同的平均长度减少到6页,内部员工的满意度提升了45%,“独立采购” 也减少到2%。电子采购在公司内部产生了效率的飞跃。 采购管理案例分析成本效益分析供应商的满意度提高与此同时,供应商最大的感受之一是更容易与公司做生意了。统一的流程、标准的单据,意味着更公平的竞争。集中化的采购方式更便于发展战略性的、作为合作伙伴的商业关系,这一点对生产性采购尤为重要。
从电子采购系统的推广角度而言,供应商更欢迎简便快捷的网络方式与公司进行商业往来,与公司一起分享电子商务的优越性,从而达到一起降低成本、一起增强竞争力的双赢战略效果。 采购管理案例分析成本效益分析采购部门人员结构优化现在公司全球的采购都集中在该中央系统之中,而该部门只有300人。公司采购部人员总体成本降低了,员工出现了分流:负责供应商管理、合同谈判的高级采购的员工逐渐增多,而执行采购人员逐渐电子化、集中化。新的采购需求不断出现,改革也将持续下去。 采购管理案例分析案例体现的物流学原理采购学中的规模效应原理物流信息化原理物流管理标准化原理物流系统化原理
胜利油田现象在采购体制改革方面,许多国有企业和胜利石油境遇相似,虽然集团购买、市场招标的意识慢慢培养起来,但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却给革新的实施带来了极大的阻碍。胜利油田每年的物资采购总量约85亿人民币,涉及56个大类,12万项物资。行业特性的客观条件给企业采购管理造成了一定的难度,然而最让胜利油田决策者头痛的却是其他问题。物料采购方面的难言之苦:胜利油田目前有9000多人在作物资供应管理,庞大的体系给采购管理造成了许多困难。胜利每年采购资金的85个亿中,有45个亿的产品与胜利油田有各种隶属和姻亲关系的工厂生产,很难将其产品的质量和市场同类产品比较,而目价格一般要比市场价高。
理案例分析
胜利油田现象面对这样的现状,目前能做到的就是逐步过渡,拿出一部分采购商品来实行市场招标,一步到位是不可能的。胜利油田的现象说明,封闭的体制是中国国有企业更新采购理念的严重阻碍。中国的大多数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采购管理薄弱,计划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