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淮阴工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系
第八章 精神分析疗法
主讲人:许加明
心理咨询与治疗
谁想在今后3个世纪内写出一部心理学史而不提弗
洛伊德的姓名,那就不可能自诩是一部心理学通史了。
——爱德温·波林 (Edwin 自我,遵循道德原则行事。
(3)自我(ego)
自我是现实化了的本能,是在现实的反复教训之下,从本我分化出来的一部分。自我在现实原则的指导下,力争既避免痛苦、又能获得满足。
弗洛伊德曾形象地把自我比喻为侍奉三位主人的仆人。
(1)自我是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要反映本我的欲望,并找到途径满足本我的欲望。
(2)自我按现实原则行事,要反映客观现实,分析现实条件和自己的处境,寻找适合的、满足本我欲望的对象、途径和方式。
(3)在它进行这些工作时,它又要受到超我的严格的监督。
就这样,自我可以说是同时在侍奉三个严厉的主人:超我、本我和现实。
人格发展理论
口唇期(0-1岁)
肛门期(1-3岁)
生殖器期(3-5岁)
潜伏期(5-12岁)
生殖期(12-20岁)
心理障碍的本质
弗洛伊德研究的主要心理障碍是神经症。神经症又称神经官能症,简单说来,就是“由于欲求不满、抑压、强度的不安定感所产生的情绪紧张,而衍生的不适应症状”。
现实神经症
神经衰弱、焦虑性神经症和忧郁症
精神神经症
癔症(歇斯底里症)、强迫症和恐怖症
现实
神经症
由于性生活的不满足所导致
精神
神经症
由于个体遭受挫折后力比多退行到发生固结的人格阶段所致
自我防御机制
自我的三位主人——本我、现实和超我如果出现
矛盾,就会使个体陷入焦虑,为了减轻焦虑,个体就
要协调三个主人之间的矛盾,使三者暂时达成一种相
对平衡的状态,其中所运用的方法或技巧就是自我防
御机制。
(1)压抑(repression)
压抑就是把那些不为超我所容忍,具有威胁性的记忆、念头、冲动、或知觉禁锢于无意识之中,不使其出现于意识。
(2)投射(projection)
有些本我欲望或冲动为超我所不容,个体便把自己的这些东西加在一个外人身上,断定是别人而不是自己有这些动机或愿望。
(3)置换(displacement)
用一种精神宣泄替代另一种精神宣泄。
(4)合理化(rationalization)
某个行为或观念已经发生,而导致这个行为或观念的真实动机、欲望又是不能为意识所承认、所接受的,于是就找一个看似合理正当的理由解释之,以免除焦虑,这就是合理化。
(5)反向形成(reaction formation)
内心有一种欲望或观念要求表现,但表现出来可能引起不良后果,或招致现实的惩罚,或招致良心不安,于是反而表达相反的欲望或观念,借此达到抑制原来欲望的目的,这就是反向形成。
(6)转化(conversion)
把心理上的痛苦、焦虑转化为躯体症状,从而逼开了直接的焦虑痛苦体验。
(7)退行(regression)
从人格发展的较高阶段倒退回早期阶段。
3 精神分析治疗
治疗的原理
超我
本我
自我
协调
不协调
运用自我防御机制
现实
心理和行为症状
健康的心理和行为
在无意识之中活动
精神分析治疗的焦点应放在向病人揭示内在冲突的
原因和冲突过程上。
促成无意识过程向意识转化
治疗中的困难
(1)
无意识内容获取困难
无法通过病人的有意识回忆揭示出来
分析者也不了解病人的过去
(2)
“两级获益”使病人对分析产生抵抗
第一级获益是指症状满足了病人内在的无意识欲望
第二级获益是指病人借助生病获得了外界的支持
治疗中的重点
(1)克服阻抗
由于两级获益,当事人便有意无意地想“留在病
中”,在实际治疗进程中,就会显得消极、回避,这
种现象就是“阻抗” 。
治疗
阻抗
阻止、妨碍当
事人自由联想
的力量
干扰当事人试
图回忆和获得
内省的力量
与当事人理性
自我与改变自
己的欲望相对
抗的力量
注意
出现明显、强烈的阻抗是分析接近问题症结的一个信号
强化病人要求
改变的动机
唤起病人理智
的力量
(2)解决移情
当事人对过去生活中的重要人物如父母、恋人的
情感投射到咨询师身上的现象叫做移情。
病人
重要他人
分析师
投射
翻版
强烈的移情是治疗重心转移的标志,从分析过去转而对新出现的“移情神经症”进行分析,治愈了新得的神经症就等于治好了原来的神经症。
治疗过程
开始阶段
移情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