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中印贸易合作论文(共 4530 字) 一、建立中印务实性贸易合作机制目前,中印两国经贸关系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对于中国来说, 印度是重要的海外工程承包市场, 印度方面则希望在医药、化工、软件等方面打开中国市场。因此, 加强两国从要素合作到制度合作的转变, 建立两国实质性贸易合作的长效机制具有重要作用。(一) 强化两国高层定期会晤机制近年来,中印高层会晤频繁,经贸合作及人文交流不断丰富。 2010 年 12 月,中印同意建立战略经济对话机制,确立 2015 年双边贸易额达到 1000 亿美元的战略目标。同时双方决定建立两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定期互访机制, 并开通两国总理电话热线, 同意建立中印外长年度互访机制。这些战略举措对推动建立两国高层定期会晤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 对促进两国贸易进一步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此外, 中印经济发展与合作研讨会以及中国—印度经贸、投资与合作峰会等一系列对话交流机制与合作平台, 为深化双边贸易合作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二) 建立双边工作日常联系机制目前,中印两国基本建立了两国高层定期会晤机制,但从具体工作层面来看,双边工作日常联系机制尚未得到确立, 仍然缺失长期稳定的交流机制, 使许多贸易合作项目难以真正落地。因此, 为了促进两国贸易的正常进行, 扩大两国贸易规模, 在两国顶层设计的框架内, 在微观层面建立双边具体工作日常联系机制显得尤为必要,以实现信息交流共享, 及时沟通两国贸易价格、贸易政策等方面的信息, 以更好地推进双方贸易合作。(三) 建立两国贸易摩擦协调机制最近几年随着中印贸易的不断发展,中国与印度贸易关系越来越密切, 贸易总额不断增加, 各种经济利害关系不断突出, 贸易摩擦也不断增加, 严重影响了两国贸易的快速发展。近年来, 印度对华的反倾销力度较大, 贸易摩擦削弱了两国之间的信心, 阻碍两国贸易间的增长空间。贸易救济合作机制是解决贸易摩擦的重要方式, 2008 年和 2011 年,中印双方先后召开了两次中印贸易救济合作会议, 以加强双方在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救济领域的信息交流, 对各自的反倾销反补贴法律制度及实践, 以及反倾销披露与透明度等技术问题进行了沟通。此外, 双方还就 WTO 反倾销、反补贴规则谈判中的立场进行了协调, 并就具体问题交换意见, 达成了共识。该机制成为促进双方加强交流, 努力化解贸易摩擦的有效平台。双方在该机制下共同力导磋商对话, 加强沟通和交流, 既缓解了摩擦, 又密切了关系。为加强中印在贸易救济领域的合作, 通过交流在贸易救济实践中的做法, 共同研究和规范贸易救济调查,以通过对话解决贸易摩擦。(四) 深化两国服务贸易合作机制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印两国贸易已进人新的发展阶段,但双边贸易主要聚焦于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则相对比较薄弱。如何进一步拓展两国贸易空间, 丰富两国合作内涵, 挖掘合作潜力, 尤其是推动两国服务贸易合作是两国都应该作出的重要考量。服务贸易的发展总是与一密切相关, 中印两国近几年经济发展都相当迅速, 服务贸易蕴藏的潜力很大。中国应该加强与印度在服务贸易各领域的合作, 比如引进印度的软件业来帮助提升或者改善本, 也可以对印度输出建筑业来帮助完善印度的基础设施等等。中国的服务贸易竞争力总体上要强于印度, 在世界服务贸易中的影响力也大于印度。但是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