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数据中心机房建设规范演示文稿
当前1页,共32页,星期二。
优选数据中心机房建设规范
当前2页,共32页,星期二。
内容
范围
术语和定义
数据中心机房分级
机房位置及设备布置
数据中心机房子系统
讨论与总结
。
当前16页,共32页,星期二。
机房组成
机房功能区组成及其使用面积计算,按照
GB 50174-。
当前17页,共32页,星期二。
设备布置
机房布置的整体要求,按GB 50174-。
机房环境除必须满足计算机设备对温度、湿度和空气洁净度,供电电源的质量(电压、频率和稳定性等),接地地线,电磁场和振动等项的技术要求外,还必须满足在机房中工作的人员对照明度、空气的新鲜度和流动速度、噪声的要求。
当前18页,共32页,星期二。
设备布放的一般原则
承重安全:电池组一般需要布放在横梁上方,要是没有横梁就要选择容量小的电池组合地板承重能力大的房间作为机房;
维护方便:要充分考虑设备的安装、维护、运输等因素;
布局美观:设备列要求安装整齐,以方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发挥作用;
走线方便:设备布局要考虑走线的方便与路由最短;
当前19页,共32页,星期二。
附:机房设施图例
当前20页,共32页,星期二。
5 数据中心机房子系统
照明
防雷
主设备
空调
接地
监控
布线
当前21页,共32页,星期二。
照明系统
机房照明及应急照明系统
主机房按《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要求,照度为400Lx;
电源室及其它辅助功能间照度不小于300Lx;
在机房各处安装了疏散指示灯、安全出口标志灯,照度大于1Lx;
机房内、走廊、楼梯口装有应急备用照明灯,照度不小于30Lx.
当前22页,共32页,星期二。
机房接地形式为机房专用直流逻辑地,设一组新的接地极,接地电阻小于1Ω;
机房配电系统的交流工作地、安全保护地采用建筑物本体综合接地(其电阻小于4Ω)
接地系统
当前23页,共32页,星期二。
大楼沿低压线路进户的传导直击雷是不大可能的。中心机房内设备主要需要进行直接雷击引起的电阻耦合方式(地电位反击)的防护、以及附近高层建筑落雷时造成的电感性、电容性耦合干扰的防护。
防雷系统
当前24页,共32页,星期二。
1 .等电位接地的处理   接地是避雷技术最重要的环节,而且小型机以上的计算机系统对接地要求也很高,其接地地阻通常要求小于1欧姆以下。但对于避雷技术来说,地阻小于4欧姆即可。应将避雷接地、电器安全接地、交流地、直流接地统一为一个接地装置,避免不同的地之间产生反击。
  根据雷电流大、防雷器存在残压及设备耐冲击水平低的特性,应遵循多级保护,层层泻能的原则,选择安装避雷器,进行电源线路的过压保护。 
  机房的数据通信线路有以太网双绞线、DDN专线、光纤线路以及电话线备份线路,必须对进出机房的的所有通信线路进行防雷处理,才能保护机房的安全。
当前25页,共32页,星期二。
机房室内环境参数
夏季:温度23±2℃,相对湿度50%
冬季:温度20±2℃,相对湿度50%
机房共采用模块化精密空调,采取下送风、上回风的送风方式达到恒温恒湿的目的。
空调系统
当前26页,共32页,星期二。
空调系统
当前27页,共32页,星期二。
在公共区域和出入口处、机房内机架间、核心机房、控制中心、动力机房,楼梯与走廊,楼梯等均装有摄象机,进行7×24全方位监控录像。
专业人员24×7×365小时机房随时巡视。
监控系统
当前28页,共32页,星期二。
现代的建筑物,其楼内信息传输通道系统(布线系统)已不仅仅要求能支持一般的语音传输,还应能够支持多种计算机网络协议及多种厂商设备的信息互连,可适应各种灵活的、容错的组网方案;同时由于新技术、新产品不断出现,传输线路要能够在若干年里适应发展的需要。因此建立一套能够全面支持各种系统应用如通信网络中心、数据处理中心,本身又具有开放、兼容、可靠性高、实用性强、易于管理、具有先进性、面向未来的综合布线系统,对于现代化建筑是必不可少的。
布线系统
当前29页,共32页,星期二。
6 讨论与总结
当前30页,共32页,星期二。
6 讨论与总结
机房是数据中心重要的基础设施,可以比喻为数据中心的摇篮。它是指在一个物理空间内实现信息的集中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