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北京交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第页 65 第二部分主体结构设计第一章工程概况 站址环境亢山广场站位于昌平区府学路与亢山路十字路口西,车站沿府学路路中设置,位于道路交叉口西侧,现状府学路规划道路宽度 50m ,道路车流量一般。该道路两侧规划有城市绿化带,北侧为中国政法大学,南侧为石油大学。 车站概况亢山广场站为 12m 岛式车站,车站主体结构采用两层三跨双柱矩形框架结构,车站共设 5 个出入口通道、 2 个风道、 2 个无障碍口、 1 个安全出口;站中里程 K5+ ,起止里程 K5+~K5+ (均为结构外皮里程),车站长 ,车站大、小里程端均设有盾构井。车站顶部覆土 ~ , 车站主体采用明挖法施工,采用围护桩+ 内支撑支护形式。基坑标准段中心开挖深度 ,基坑宽度 。大里程端头井处开挖深度约为 ,基坑宽度 ;小里程端头井处开挖深度约为 ,基坑宽度 ,车站围护结构采用 800 ?钻孔灌注桩。 围护结构与施工布序,围护结构与主体结构的关系亢山广场站基坑开挖深度为 ,主体围护结构采用围护桩的支护体系方案。采用 ******@1400 mm ?灌注桩,桩长为 23m 。北京交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第页 66 施工布序图围护结构与车站主体结构之间设置防水层,复合墙形式 带地质柱状断面的结构剖面带地质柱状断面的结构剖面图北京交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第页 67 管线情况本车站主体基坑范围内有 1000 ?雨水一条,管内底标高自西向东为 ~ , 改移至车站北侧后距主体结构外皮最近 ;南侧有一条 1600 2000 ?电力沟,管底埋深 ~ ,距主体结构外皮最近 ;车站南侧有 3800 2000 ?规划雨水一条管底埋深约 ,距车站主体结构外皮最近距离 。第二章设计依据及设计标准 设计依据(1) 《北京轨道交通长平线工程二期亢山广场站(站中里程: K5+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阶段,勘察编号: 2010 勘察 023 —4)》(2)《北京轨道交通昌平线二期工程初步设计》 2010 年12月版(3) 《北京轨道交通昌平线二期工程初步设计》专家评审意见 201 0 年12月(4)《北京轨道交通昌平线工程起点~城南站(不含)、车辆段沿线管线详查报告》(5) 《北京轨道交通昌平线( S2 线)工程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6)《北京轨道交通昌平线二期工程施工图技术要求》(7)《北京轨道交通昌平线二期工程文件组成与内容》(8)《北京轨道交通昌平线二期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统一规定》(9)《北京轨道交通昌平线二期工程施工图统一技术标准》(10 )北京轨道交通昌平线工程 02 合同段沿线周围建(构)筑物调查报告 设计标准(1 )地铁结构中主要构件的设计使用年限为 100 年,主要构件是指北京交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第页 68 结构的主体结构(梁、板、墙、柱、结构二次衬砌) 、地铁内部构件(楼梯、站台板)以及基础结构。( 2 )地铁结构中永久构件的安全等级为一级,相应的结构构件重要性系数 0?取 ;临时构件的安全等级为三级,相应的结构构件重要性系数 0?取 ;在人防荷载或地震荷载作用下,相应的结构构件重要性系数 0?取 。( 3 )地铁的地下工程及出入口、通风亭均按一级耐火等级设计,其他构件应满足室内建筑防火规范。( 4)车站防水等级均为一级,车站设置全外包防水层。( 5 )地铁结构的地震作用按 8 度设防,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设计应根据场地条件、结构类型和埋深等因素选用能较好反应其地震工作性状的分析方法,并采取相应的抗震构造措施,提高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地下结构框架构件的抗震等级为二级。( 6 )结构构件在永久荷载和基本荷载作用下,应按荷载短期效应组合并考虑长期效应组合的影响进行结构构件裂缝验算。根据《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 GB50476 — 2008 )车站所处的环境类别为Ⅰ类,结构外侧与土直接接触面环境作用等级为Ⅰ— C ,构件的裂缝宽度(迎土面) 应不大于 ,结构内侧环境作用等级为Ⅰ— B , 。当计算地震或其他偶然荷载作用时, 可不验算结构的裂缝宽度。(7)结构抗浮不计侧壁摩阻力,其抗浮安全系数≥ 。 结构设计主要遵照的规范(1)《地铁设计规范》( GB50157-2003 ) (2)《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