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儿童孤独症浅谈.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儿童孤独症浅谈.doc

上传人:学习好资料 2022/5/15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儿童孤独症浅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儿童孤独症浅谈
陈一心 这里要谈的既不是那些生长在不幸家庭中内心孤独的儿童,也不是由于好打架、撩人等原因而在学校落落寡合的儿童,而是一种儿童精神疾病。据初步推算(未经具体调查统计),我国婴幼儿孤独症约有50万。
孤独症儿儿童孤独症浅谈
陈一心 这里要谈的既不是那些生长在不幸家庭中内心孤独的儿童,也不是由于好打架、撩人等原因而在学校落落寡合的儿童,而是一种儿童精神疾病。据初步推算(未经具体调查统计),我国婴幼儿孤独症约有50万。
孤独症儿童,具有以下特征性表现:
一、极度孤独,缺乏情感反应:在婴儿早期就发病的孤独症患儿,当母亲把他抱在怀里喂奶时,他不把身子紧贴大人:当母亲伸手去抱他时,他无正常的迎接姿势,或被抱起时也不搂抱着母亲,抱他就象抱一块木头。婴儿对父母的爱抚行为不产生微笑或欢跃的反应,相反,他好象不喜欢被抚抱、被亲吻,对父母的情感反应就象对陌生人一样,对人的反应就象对动物一样。他还回避与人眼对眼的注视,面部也无情感表露。
二、言语障碍:患儿大多表现为不说话,有的则语言交流有缺陷,如模仿语言(复述他所听到的)、重复语言(反复说一句话)、代词颠倒(以“你”代替“我”)、不会说“是”字、使用别人无法理解其意义的语言(文法结构不成体统),等等。比如患儿肚子饿时,会复述父母的话:“你要吃饭吗?”用问话方式以表示自己想吃饭。有个患儿天天重复一句话: “买一个麻饼儿。”有的患儿语言功能在2岁前发育正常,但2岁后又停滞不前,甚至退化。
三、行为重复,保持同一状态:患儿常喜欢反复吃同样的食物,穿同样的衣服,反复做同样的游戏,坚持要把物件放在固定的地方。他们对位置和物体有特别强的记忆,即使家中物体放置有极小的变动,都会引起他们强烈的不愉快反应。比如,患儿不吃绿色的食物,那么所有的绿色蔬菜,包括肉包子中的一点小葱,他都拒绝入口。再比如,患儿已习惯将鞋子头朝床里放置,那么,当他发现鞋子头朝外放时,就一定要立即纠正过来,否则吵闹不安。有的患儿整日地敲打桌子或反复将纸盒子排列成行,自得其乐。他们常对会旋转的物体特别感兴趣,可以反复玩汽车轮子或在桌上旋转一个瓶盖,从不厌烦。
四、特殊依恋:患儿常对无生命的物体或动物表现出特殊兴趣,甚至产生依恋,如整天抱着一只鸡,或握着一根筷子含在嘴中,或抱着一块红砖头而不知疲倦,一旦将他依恋的东西去除,就会产生严重的焦虑不安,或大哭大闹,当满足其要求时,就显得平静和满足。但他们对人却没有一,最兴趣,当亲人站在他身边时,他好象没看见一样。
五、其他表现:除上述四种主要表现外,尚有多动或少动,安慰不能解除的突发性哭闹或恐惧,入睡困难或易惊醒,以及某些奇怪的动作,如不断地旋转自己的身体,绕动自己的手指,拍手,摇摆身体,拔头发,咬自身某个部分,等等。他们的智商大多数低于正常,个别患儿有一些特殊的才能,特别在音乐、算术和记忆领域内,他们象个“白痴学者”。
儿童孤独症的病因至今尚不明了、可能是遗传、脑器质性病变、发育成熟障碍等许多原因引起的。预后大多不佳,不能独立生活,有10~20%经过特殊训练后可学会在家中独立生活,但不能工作;还有10~20%在4~6岁时开始好转,能进入普通学校学习,能够工作和独立生活,但仍表现感情冷淡,言语问题和奇怪行为:有部分患儿到少年期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