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对Photoshop课程教学的探讨
韩 静 [摘要] 《PHOTOSHOP图像处理》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使用性都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思考能力及较强的动手能力,要提高教学效果,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对Photoshop课程教学的探讨
韩 静 [摘要] 《PHOTOSHOP图像处理》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使用性都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思考能力及较强的动手能力,要提高教学效果,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设计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必须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加强课程的实践环节,选取符合教学内容的任务。
[关键词] Photoshop 教学方法 实际操作能力
Photoshop是Adobe公司旗下最为出名的图像处理软件之一,它集图像扫描、编辑修改、图像制作、广告创意等于一体。由于其强大的图形处理功能广泛地应用在图像编辑、广告设计、电脑绘图等诸多领域,该软件受广大平面设计人员和电脑美术爱好者的欢迎。教学中,教师常围绕Photoshop软件的应用来开展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图像处理工具的用法,解决图像处理中的具体问题。本文分析了Photoshop课程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最后,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教学策略,旨在优化该课程的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许多教师仅把Photoshop课程当成一种软件的使用介绍。在一些高校中,受设备条件的限制,常见的课程安排是理论课与上机操作交替进行。由于在理论课上学生没有实践机会,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无法处理好一些细节问题。在上机课中,一名教师指导几十名学生显得力不从心,而学生提出的不少问题有许多只是一些重复出现的错误操作。
在教学过程中,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师按照传统的方式进行“填鸭式”教学,老师在课堂上讲授命令、工具的用法,实例的步骤,学生在下面洗耳恭听,记笔记、记步骤,课下按老师给的步骤照猫画虎,缺乏丰富的课外知识,缺乏主动和交流,学生的想象和思考得不到锻炼,受到限制。这种呆板的教学方式缺乏生动性、直观性,学生缺乏实践的锻炼,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初学时的激动、好奇、热情和期待随着大量繁琐的知识细节的涌入和教学内容的深入渐渐降低、减退,甚至没有了热情。
Photoshop的学习离不开实例教学,教师往往根据教材中的“经典实例”进行分析引导。事实上,教材中的实例不可能按照Photoshop软件功能的分类或者是知识模块的划分来介绍知识点,学生也无法有效地巩固已掌握的知识。因此,学生往往只能学习到一些有限的功能和命令,制作某些具有特殊效果的实例。
学习Photoshop的最终目的是学习者可以独立完成图像的各种信息处理,并形成具有艺术效果的新图像。然而,非艺术类的学生受其专业限制,在制图过程中往往更注重软件各种工具的实际操作,对色彩、构图、造型等知识了解甚少,忽视图片的整体效果。由于学生制作的过程中始终没有把“可欣赏性”置于第一位,因此他们创作出来的作品往往苍白无力,缺乏美感。
传统的教学方式导致对学生的考核方式也是传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