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语言禁忌的社会心理界说.docx

格式:docx   大小:18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语言禁忌的社会心理界说.docx

上传人:文档百货 2022/5/20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语言禁忌的社会心理界说.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语言禁忌的社会心理界说
Ξ语言禁忌的社会心理界说
陈丛耘
(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210100)
摘 要:禁忌包括语言禁忌是一种什么现象?学术界有灵力说、欲望说、仪式说、教训说。本文提 对禁忌的解释除了以上四种学说之外,还可以用“社会心理说”加以解释。我们认为禁忌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
二、来自语言禁忌特征、功能和性质的证明

危险性特征。大凡禁忌都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这种危险性与禁忌的事物所具有的灵力的大小成正比,灵力大的事物危险性就大,灵力小的事物危险性小,以人名的禁忌而言,冒犯皇名和冒犯父名,前者的危险性比后者大,因为在人们的心理上,皇上比家父具有的灵力要大得多。
惩罚性特征。违反禁忌者要受到惩罚,这是普遍的社会心理。这种惩罚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由于远古的人类对自然力无法解释和思想愚昧,他们往往将违禁者受到的惩罚与鬼神的观念结合在一起,在心理上认为惩罚的实施是由禁忌的事物用超人的神秘的灵力来完成的,如“现世报、身后报、来世报”之类反映因果报应的语词只是说明了惩罚的时间差异,并没有否认惩罚的心理存在。禁忌惩罚与犯忌触禁者所具备的反灵力能力的大小成反比,反灵力弱的受到的惩罚就重,反灵力强的受到的惩罚就轻,反灵力能力的强弱可以是实体的、有形的,也可以是精神的、无形的。反灵力能力的强弱决定于人们在心理上对灵力的信任程度,而信任程度又取决于当时科学技术水平和认识世界的能力。


赐福性特征。人们认为禁忌的事物不仅具有危险性和惩罚性,同时还存在着赐福性特征。禁忌的事物可第26卷第4期2006年8月 绍 兴 文 理 学 院 学 报JOURNA L OF SH AOXI NG UNI VERSITY V :2006-05-25
作者简介:陈丛耘(1957-),女,江苏通州人,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现为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05级硕士研究生。
Ξ语言禁忌的社会心理界说
陈丛耘
(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210100)
摘 要:禁忌包括语言禁忌是一种什么现象?学术界有灵力说、欲望说、仪式说、教训说。本文提出第五语


言禁忌观,认为语言禁忌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并从语言禁忌的特征、功能和性质,语言禁忌的流变,语言禁忌社会心理诱因四个方面加以证明。
关键词:语言;禁忌;社会心理
中图分类号:H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18-293X (2006)04-0060-04
一、第五语言禁忌观的提出
禁忌包括语言禁忌是一种什么现象?目前,学术界有以下四种看法:
灵力说。灵力即玛那(mana ),玛那是源于大洋州的一个人类学术语,指事物或人所体现出的超自然的力量,汉语中的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