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3
文档名称:

合同法研讨案例集().doc

格式:doc   大小:164KB   页数:8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合同法研讨案例集().doc

上传人:fbvxjo6 2017/4/20 文件大小:16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合同法研讨案例集().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1 、第一部分合同与合同法概述 4页 2 、第二部分合同的成立 8页 3 、第三部分合同的内容和形式 16页 4 、第四部分合同的效力 22页 5 、第五部分合同的履行 30页 6 、第六部分合同的保全 37页 7 、第七部分合同的变更和转让 40页 8 、第八部分合同的解除 45页 9 、第九部分合同权利义务的终止 51页 10 、第十部分违约责任 57页第一部分合同与合同法概述案例 1: 案情: 南京台商何先生问: 最近,我厂向生产学生书包向甲纺织厂发去传真, 要求该厂能够在一月内为我厂发一批布料。该传真载明了所要布料的品种、型号、价格、数量, 以及交货时间、地点和交货方式等内容。传真发出后十天, 乙纺织厂为我厂送来样品, 该厂同类产品的价格比甲厂要低 25% 。于是我厂与乙厂签订了合同书,购买乙厂的布料。正在这时,我厂收到甲厂同意供货的传真。为避免重复购货, 我厂赶紧给甲厂发去传真,声明我厂已经购货,不再向甲厂购货。但五天后,甲厂将货送至我厂。请问:如果按照新的《合同法》,我厂是否可以未与甲厂签定合同为由拒收货物? 争议问题: 双方签订的合同是否成立?(合同的成立要件) 分析与解决: 根据新《合同法》的规定,你厂与甲厂之间的合同关系是成立的。其理由如下: 第一, 合同关系是否成立应当看要约人发出的要约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新《合同法》第十三条规定: “当事人订立合同,采用要约、承诺方式。”如果要约人没有发出要约,合同不可能成立。从你信中所述来看,你厂向甲厂发出的传真符合要约的特征。 2 首先, 你厂发给甲厂的传真是要采购生产书包的布料, 目的明确, 意思表示真实。其次,你厂发给甲厂的传真载明了合同的具体条款, 一经甲厂承诺即可执行,符合《合同法》第十四条关于要约的规定。再次, 你厂发出的传真已经正式到达甲厂, 要约已经生效。按照新《合同法》的确定,要约生效后,要约人应当受自己要约的约束。第二, 你厂发出要约后, 没有使要约不发生法律效力或者使要约失效的事由。首先,按照新《合同法》的规定,当事人发出要约后, 要使要约不发生法律效力应当及时撤回要约, 而要约要撤回, 必须要在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前或者与要约同时到达受要约人时才有可能。而你厂在向甲厂发出传真后, 没有作出撤回要约的行为, 因此要约在到达受要约人后正式发生法律效力。其次, 在要约正式生效后, 你厂又没有在受要约人正式承诺之前向受要约人要求撤销要约。第三, 在你厂发出的要约还具有法律效力期间, 甲厂即受要约人向你厂作出正式承诺, 并且将承诺通知用传真的形式送达你厂。因此, 按照新《合同法》第二十五条关于》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的规定, 你厂与甲厂的合同关系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正因为上述原因, 尽管你厂没有与甲厂正式签订合同书, 但你厂与甲厂之间的传真往来已经导致双方合同关系的建立。合同关系建立后,双方当事人应当受合同条款的约束,不得违背合同约定的义务, 否则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如果你厂确实已经购货重复, 需要解除一份合同, 那就应当与甲厂协商; 如果甲厂同意解除合同, 你们双方可以解除合同; 如果甲厂不同意, 则你厂应当履行合同义务, 不能拒收货物。案例 2: 案情: 甲、乙是朋友关系。 2002 年 7月 31 日,两人签订书面协议,协议约定:甲出资 20 余万元,以乙的名义购买“铜江”牌重型自卸货车一辆,乙只协助甲办理年检、纳税等义务,获取几百元劳务费。购车后,甲以该车从事货物运输,夜晚常寄放于丙停车场。 2003 年1 月 13 日中午,甲又将车寄存于丙,当晚汽车被盗。次日,丙停车场和甲一起向派出所报案, 派出所立案侦查未果。甲多次要求丙停车场赔偿, 因丙拒绝, 甲遂聘请律师, 由登记车主乙做原告向广汉市人民法院起诉,请求判决丙停车场承担因保管不善的违约责任。 3 争议问题: 乙是否系本案的适格原告? 分析与解决: 合同的分类本案被盗车辆系甲以乙的名义而购买、使用、收益, 乙虽是登记的“挂名”车主, 但车辆是特殊动产, 乙仍当属法律上的所有权人。一般来说, 当车辆被他人毁损、灭失时, 乙以所有权人的身份提起侵权之诉, 当无任何障碍。但本案系合同纠纷, 不同于侵权之诉。在合同之诉中,车辆的所有权人能否直接向停车场主张权利, 需要考虑合同的相对性原理。所谓合同相对性原理是指合同主要在特定的合同当事人之间发生法律拘束力, 只有合同当事人一方能基于合同向对方提出请求或提起诉讼, 而不能向与其无合同关系的第三人提出合同上的请求, 也不能擅自为第三人设定合同上的义务,合同债权也主要受合同法的保护。合同相对性原理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主体的相对性。即合同关系只能发生在特定的主体之间,只有合同当事人一方能够向合同的另一方当事人基于合同提出请求或提起诉讼。具体地说, 首先, 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