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总会计师的尴尬.doc

格式:doc   大小:15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总会计师的尴尬.doc

上传人:贾敬 2022/6/2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总会计师的尴尬.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总会计师的尴尬
温兆文 会计与“数(第三音)”分不开,所以英文中干脆以“数”这个动作作为职业名称,会计被称为“Accounting”。西方人把会计戏称为“数豆先生”,便是从此而来的。当然,全面负责会计工作的“总会计师”,便是“总总会计师的尴尬
温兆文 会计与“数(第三音)”分不开,所以英文中干脆以“数”这个动作作为职业名称,会计被称为“Accounting”。西方人把会计戏称为“数豆先生”,便是从此而来的。当然,全面负责会计工作的“总会计师”,便是“总数豆师”了。
其实,发达国家没有“总会计师”这个职位。上世纪九十年代,一帮美国人与中国的企业谈合作项目,总会计师的英文翻译着实让我头疼,因为在英文中并没有名词与之对应。如果照字面翻译,应该是“General Accountant ”,在美国指的是“总账会计”,如果翻译成“ Chief Accountant”又是会计主管,翻译成“Finance Director ”,咱们的总会计师又不是那么牛的职位。所以每当遇到这个场景时,我要解释很多。实在弄不明白时,只好给他们画个图,标明此人的位置,看图说话还是管用。老外们终于眉开眼笑地竖起大拇哥说:“Big Man(大人物)”。站在一边憨厚可亲的总会计师,跟着一起谄笑着,全然不知我们在笑什么。
好不容易弄明白了总会计师,边上还站着一位笑容可掬的“总经济师”。我又找不到词了,连比带画,终于让老外们明白了“Another Big Man(又一个大人物)”。我敢肯定老外们至今也没弄明白他们到底“Big”在哪里。因为我们自己也没有弄清楚,这大概是“总经济师”在中国悄无声息消失的原因吧。
中账的人叫“账房先生”,也没有“总会计师”这名称。上世纪五十年代,从苏联引进了“三总师”制度,旧时的账房先生,穿上了中山装,面前插一支派克笔,便成了总会计师,从此油头粉面地加入了革命的行列。

虽然中国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总会计师一直以不变的姿态应对着市场经济环境的千变万化。职业系列中能够如此固守的也就算总会计师职业了,是独善其身还是抱残守缺?我们不妨看看外面的世界,也许结论不言自明了。
在中国与苏联人通过计划经济为所有人安排衣食住行之时,西方人在市场经济的水深火热之中,历炼着各种职业技能。会计这个看似单纯的职业确也经历着脱胎换骨的变化。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也经历着一次一次的重新洗牌,很多“豆腐店”变成了“托拉斯”。原来尽在掌控中的企业,已经大得让所有者鞭长莫及,原来靠创业者维持的企业,苦于找不到“不老药”,所有者在暮年不得不把企业交给职业经理人管理。尽管有一百个放心不下,那也无可奈何。企业交给职业经理管理,如同孩子交给保姆,担心受怕――就成了所有者的一个挥之不去的心病。
报喜不报忧的信息闭塞,使得企业所有者误判误伤,损失惨重。代价让企业的所有者懂得,要想正确决策,必须信息充分。投资者自然把目光投向了一个悉心数豆的财务经理,这个职位的关注点与投资者的利益密不可分。于是,“财务经理”,这个在中国还是“偏房”待遇的职位,在西方企业的所有者眼中成了“红人”,成为董事会的“座上客”,成为董事会中传递经营管理信息的第二渠道。“财务经理(Finance Manager)”这个埋在经理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