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spss相关性的分析报告.doc

格式:doc   大小:193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spss相关性的分析报告.doc

上传人:2024678321 2017/4/29 文件大小:19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spss相关性的分析报告.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系部: 土木工程专业: 年级: 13级_ 课程名称: 应用统计学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2015 年5月3日 2 《应用统计学》 SPSS 操作实验 1 主讲老师: 2015 年 5月 4日姓名成绩年级专业学号课程名称应用统计学实验名称数据录入、描述性统计练****教师评语年月日一、实验目的及要求熟练掌握图表描述与统计量描述。二、写出下列概念 1. 频率 2. 累积频率 3. 众数 4. 中位数 5. 极值 6. 极差 7. 样本均值 : ,即某一事件发生的次数被总的事件数目除,亦即某一数据出现的次数被这一组数据总个数去除。频率通常用比例或百分数表示。也就是说在某一不确定的事件中,所考察对象出现的次数与实验次数的比叫做频率。。 ,称为众数。 ,把处于中间位置上的数据称为中位数。 ,称为极值。 7. 样本均值把样本数据集合中的所有数据加起来,然后在除以样本数据集合中的样本个数。 n-1 的比值。 3 三、实验内容 1. 某高校海外学生的第一学期的汉语成绩如下: 67 69 71 70 72 74 76 75 75 74 73 74 74 78 77 81 73 73 74 68 71 74 78 70 69 73 72 74 77 80 75 74 72 83 68 73 75 78 76 74 73 68 71 72 75 79 74 75 74 74 68 79 75 76 75 77 74 74 75 75 79 77 75 75 74 73 73 72 71 68 70 71 72 73 73 72 72 71 71 70 82 77 76 73 70 68 69 71 77 78 68 72 73 78 77 79 72 72 72 75 75 74 74 74 76 76 74 73 74 73 72 72 74 71 72 73 72 72 74 74 68 71 72 72 75 74 76 77 74 74 73 73 78 78 76 74 75 72 72 72 75 74 76 77 (1 )用 SPSS 制作频数分布表, 频率分布表, 累积频率分布表。(2)用 SPSS 做如下计算练****统计数据的频次、频率、累积频次与累积频率。计算众数、中位数、样本均值等。解: 数据的频次、频率、累积频次与累积频率如上图所示。 4 计算极值、四分点、极差、四分位距、离差、离差平方和、方差等。用 SPSS 做一张茎叶图。 5 用 SPSS 做直方图。四、实验结果 1. 实验过程: 打开 spss 软件, 录入数据, 点击分析按钮, 然后点击描述统计按钮, 点击频率,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图标,并截图粘贴在作业上面。 2. 实验结论: 该校海外学生的语文成绩平均分为 74 分,大多数人在 70 分以上。 6 《应用统计学》 SPSS 操作实验 2 主讲老师: 2015 年 5月 3日姓名成绩年级专业学号课程名称应用统计学实验名称 SPSS 的相关分析教师评语年月日一、实验目的及原理 spss 软件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熟悉其操作过程,并能分析其结果。 。更精确地说, 当一个变量发生变化时,另一个变量如何变化,此时就需要通过计算相关系数来做深入的定量考察。P值是针对原假设 H0:假设两变量无线性相关而言的。一般假设检验的显著性水平为 ,你只需要拿 p值和 进行比较:如果 p值小于 ,就拒绝原假设 H0 ,说明两变量有线性相关的关系,他们无线性相关的可能性小于 ; 如果大于 ,则一般认为无线性相关关系,至于相关的程度则要看相关系数 R值, R越大,说明越相关。越小,则相关程度越低。而偏相关分析是指当两个变量同时与第三个变量相关时,将第三个变量的影响剔除,只分析另外两个变量之间相关程度的过程,其检验过程与相关分析相似。二、实验准备试在图书馆论文数据中下载一篇关于相关分析的论文,并用 SPSS 软件验证其结果。三、实验内容 1. 合成纤维的强度与其拉伸倍数有关,测得试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序号拉伸倍数强度( kg/mm 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