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小练笔, 为语文课堂增光彩提起作文,师生都有同感,那就是“难”。为了写好作文,师生们都上下求索,也备尝艰辛。在这长期的艰苦求索中,我发现,随文练笔不失为解决这一老大难的好办法。因为它是“阅读与习作”的中介,“接受与创造”的桥梁。它不仅为练笔提供了现成的“下锅之米”, 使学生有话可说, 有材料可写, 更重要的是, 它还大大提高了阅读教学中写的密度,从而也极大地提高了语言文字训练的强度。但怎样才能使随文练笔得心应手, 从而真正发挥作用呢?我觉得, 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有感而发时练笔我们的教材中有许多人文性很强的课文, 它通过充满真情实感的故事内容, 向学生传达着人世间美好的情感, 给学生以道德情感上的熏陶。学习这类课文时, 在学生的学习达到情感的高潮处, 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小练笔, 让他们把在阅读中获得的感悟和积蓄的情感凝结成文字。像这样的课文很多, 如我在教学《我站在祖国地图前》一课时, 在学生理解了这首诗歌每小节写了什么, 你读了这首诗歌后是怎样的心情, 让学生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从中体会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多们的辽阔,山河是多们的壮丽,我们应该象作者学习,热爱自己的祖国。我在上教学《颐和园》以后, 让学生书写自己的想法, 激发学生洗刷国耻, 从我做起的斗志。又如我在教学《种子》一课时, 在学习课文时, 让学生抓住小女孩的外貌、神态、动作以及对种子的描写深入理解,体会到了小女孩儿对挑选种子的认真负责的精神后,课文学完, 我在班内开展了一次收集树种的活动, 让学生把采集树种的经过写下来。也许是同学们对小女孩诚实和认真做事的态度深深感动了, 写出来的内容非常具体而又生动。让学生在练笔中感受到了应该向小女孩学习。二、精彩语言处练笔语文课本中有很多文质兼美的段落,读这些经典的美文语段是一种美的享受, 学写这样的语段更是在原有基础上的积累、内化和提高。我在教学四年级下册《五彩池》这一课时, 文中作者用了很多修辞手法,使文章语言生动优美,如: 无数的水池在灿烂的阳光下,闪耀着各种不同颜色的光辉, 好像是铺展着的巨幅地毯上的宝石。大水池面积不足一亩, 水深不过一丈; 小的像个彩蝶, 水很浅, 用小拇指就能触到池底。池边是金黄色的石粉凝成的, 像一圈圈彩带, 把大大小小的水池围成各种不同形状, 有像葫芦的, 有像镰刀的, 有像盘子的, 有像莲花的……, 在学习这一段时, 可以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 模仿写话, 想一想, 水池还会是什么形状, 还像什么? 孩子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 有的同学写:“水池有像月亮的, 有像小船的”。有的写:“水池有像火红的太阳, 有的像椭圆形的图形。”还有的写: “池水有像五边形的,有像喇叭花的,有像荷花的”。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文章语言的欣赏感悟,我抓住这些“读写结合”点。可以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写作的兴趣,更重要的是由此借鉴到了作者的写作手法。三、空白悬念处练笔有的文中有一些留白之处,给学生留下了想象、延伸的空间。我们可以利用这些“空白”点, 把作者隐而未发的意思表达出来, 从而更好地理解作者这样表达的意图。如《地震中的父与子》描写父亲的内容几乎充满了整篇课文,而对地下的儿子的描写就显得比较空白了, 因此可以引导学生想象:36 个小时, 对于七岁的阿曼达, 他是怎样熬过来的, 他会想些什么?会不断地对自己和朋友说什么?让学生发挥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