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荷塘月色》的另类思索-荷塘月色歌曲歌词.docx

格式:docx   大小:13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荷塘月色》的另类思索-荷塘月色歌曲歌词.docx

上传人:读书百遍 2022/6/12 文件大小:1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荷塘月色》的另类思索-荷塘月色歌曲歌词.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荷塘月色》的另类思考:荷塘月色歌曲歌词

  中学语文教参上一般把“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认定为《荷塘月色》的文眼,把“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认定为文章行文的感情基调。其实这里要弄清晰“文眼”和“切入点”、“哀愁”和“闲愁”的概念和《荷塘月色》的另类思考:荷塘月色歌曲歌词

  中学语文教参上一般把“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认定为《荷塘月色》的文眼,把“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认定为文章行文的感情基调。其实这里要弄清晰“文眼”和“切入点”、“哀愁”和“闲愁”的概念和关系。
  “文眼”一般指文章中有部分较为显要的地方往往暗含着一篇的机关的所在。“切入点”指文章为便于行文选择的角度。在文中,“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切入点,而不是“文眼”。如果是文眼,那么我们透过它看到什么呢?由于“不宁静”才有月下荷塘的美色?由于“不宁静”才想起南朝采莲的旧事?这样看来,似乎有所谓前因和后果的关系在里面。其实,“不宁静”只是背景和导因。
  真正的“文眼”是该文的第三自然段即作者在月下的内心独白。
  为什么课文的开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为什么课文中“热闹是她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为什么作者在后半部说“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目前早已无福消受了”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所有可以在这一段中找到答案或线索。例如“热闹是她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伏线在“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里。而“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中的“且”字也有暗暗关涉下文的意思。这段内心独白虚虚实实,给人摇曳不尽之感,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熔材》中所谓的“居一篇之要”。
  本文之因此成为文学佳作,其清新的美丽景象,浓郁的诗情画意,特别是那田田荷叶,朵朵荷花,缕缕清香,溶溶月色,无不让人倾心。那飘渺轻纱掩映下的荷塘月景,恰恰是当时作者心境的微妙展示,荷塘月色无疑就是作者心灵的一种外化。她要寻得自由自在的所在,毫无尘世的羁绊,并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以挣脱内心连日不得安宁的状况,哪怕是刹那间的心宁和神安。在这里,一切无不和她的心境相契合。她沉静在这样的氛围里,她感到了短暂的静默的喜悦,并使作品流溢着一种婉约中和的“温柔敦厚”的情韵。
  如果懂得这种在沉静于荷香之中体悟到的自然生命的情韵越深,则达到的或独悟到的人生经验或体验就越丰富,那么所达到的人生层次和境界就越高。反观来路,如果有沉沉或渺渺的隔阂横亘于面前,就自然会觉着这月下之梦的沉迷和梦醒的空幻。在行文中,作者写道:“树缝里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也强化了作者月下的远离尘嚣世界的幽静和默谧之感。然而梦醒时分应当是微苦的。的确,作者感到:“热闹是她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这种微苦或说新的“不宁静”,事实上就是那独处的境界和不自由的人生之间的矛盾。而月下荷塘式的短暂之美和对南朝“采莲”旧事的追想就显得分外的醒目而令人一声轻叹了。
  这种感伤,体现出来的就犹如古代诗词中“闲愁”的感伤心态。而所谓闲愁,就是对人生瞬息性的感伤,也是对过去欢乐的一种贪恋和向往。诗人一方面感慨人世无常的空幻感,一方面又把品味之余的苦涩转化成美丽的诗歌,就由于人生是瞬息性的,每一刻的生命经验才也许有永恒的价值。
  很显然,《荷塘月色》并非“全情”倾注式的“哀愁”,在行文中,我们看到的只是作者“淡淡的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