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分析前因素对结果影响
一、血气分析概述
1、血气分析的应用,非常广泛:
危重患者的急救与诊疗
外科手术、体外循环/围手术期
呼吸衰竭的分类
酸碱失衡的纠正
2、血气分析的特点
机体酸碱平衡的判断指标
重要的临床检验分析前因素对结果影响
一、血气分析概述
1、血气分析的应用,非常广泛:
危重患者的急救与诊疗
外科手术、体外循环/围手术期
呼吸衰竭的分类
酸碱失衡的纠正
2、血气分析的特点
机体酸碱平衡的判断指标
重要的临床检验项目
结果复杂:测量参数、计算参数、校正参数多达几十项
临床要求检验结果及时报告
易受外界诸多因素干扰:大气压、温度等
3、血气分析的实施
检测点零散:检验科(中心实验室)、普通病房、ICU、手术室、麻醉科、急诊科等
操作者多样性:检验技师、护士、麻醉师、医生等
二、血气分析前质量控制
气体分析是十分敏感且易受外界干扰的指标,因此分析前的规范操作对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尤为重要
1、采血
★采样部位:
动脉::侧枝循环良好,采血容易
:管径粗,易于穿刺; 侧枝 循环差;新生儿和老年人不易
:位置深,穿刺困难;周围结构复杂,损伤风险大
静脉:肱静脉—取样方便,一般不推荐用于 血气分析和血氧状态评估。
毛细血管:耳垂、指尖、胎儿头皮、脚后跟等
★采样方法:
(1)穿刺:仔细操作,准确定位,避免动脉血与静脉血混合,采集完成后立即排除气泡。(%或以上血样容积,是导致结果显著错误的潜在因素)取样后立即上下颠倒采样器数次,然后在手掌间搓动,使样本与肝素彻底混匀。
(2)直接取样:可以从血液导管直接取样,但需先弃去4ml血液,同时速度应尽量慢,以免样本溶血。
(3)毛细血管:取样前揉搓穿刺部位5-10分钟,致温度约达42℃,使穿刺部位动脉化,让血液自由流出,避免挤压。并弃去第一滴血,从第二滴血中心吸取样本,以防空气进入。取样后用搅拌线立即混合血样,以免血样凝固。
★病人状态:
吸氧→PO2↑ 低体温→ PH↓
饥饿→ PH ↓ 服药→ PH ↑
异常疼痛→ PH ↑、PCO2 ↓
2、二氧化碳分压( PCO2 )
分析降低:动脉血<静脉血、氟化钠、0-4℃贮存,
生理性降低:低温、疼痛、过度换气、饥饿(5天内会出现典型的代谢性酸中毒),妊娠(早孕时即开始下降平均5mmHg,直至分娩)。
分析升高:久置RBC糖酵解产生Lac,致PCO2↑,WBC及PLT耗氧也会使PCO2 ↑;冷冻储存。
生理性升高:进食、吸食海洛因(引发肺水肿使呼吸减弱)。
3、氧分压( PO2)
分析降低:氟化钠;标本室温放置超过30分钟(与PLT、WBC、Ret代谢代谢有关);塑料注射器密封不严致漏气。
生理性降低:血液透析;吸食海洛因;低温。
分析升高:动脉血>静脉血;由气动导管系统转运样本时有气泡存在,可使PO2 ↑↑;冷藏22min致样本PO2 ↑32mmHg;塑料注射器收集标本冷藏时可使PO2 ↑,而玻璃注射器无影响。
4、乳酸(Lac)
分析降低:黄疸、溶血(高值结果↓)
生理性降低:减肥
分析升高:EDTA抗凝剂;室温放置15min以上;溶血(低值结果↑);多巴胺。
生理性增高:运动;禁食;肥胖;性别(女性>男性);心理应激(多种激素分泌↑致Lac↑);止血带使用时间超过3min。
谢谢!
谢谢您的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