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陈道明:做点无用的事
一晃所有年近六旬了,说不注意身心健康那是假的,但上升到正经八百的“养生”高度,又似乎不那么对味儿,由于我做的,用冯小刚的话说所有是“奇技淫巧以悦妇孺”,但是,不做无为之事,又何以遣有涯之生?这观念打远了说,陈道明:做点无用的事
一晃所有年近六旬了,说不注意身心健康那是假的,但上升到正经八百的“养生”高度,又似乎不那么对味儿,由于我做的,用冯小刚的话说所有是“奇技淫巧以悦妇孺”,但是,不做无为之事,又何以遣有涯之生?这观念打远了说,也许和我早年的经历有关。我生在天津一种中医世家,爸爸是燕京大学毕业生,后在天津医科大学教英文。受家庭影响,我少年时期的抱负是当律师、外交官、医生,人生筹划里完全没有“演员”。但高中时为了规避上山下乡,有个正经的城里饭碗,不得已报考了天津人艺话剧团。进剧团后也没有一鸣惊人,多数时间所有在舞台上跑龙套,一跑就是六七年。那时候演艺界所有是吃大锅饭,主角和配角的收入相差不大,加上自我感觉“入错了行”,对出人头地没有什么奢望。人生起步阶段没有经历什么急功近利的熏陶,很自然地便学会了将诸多东西看淡。
不像目前的演员,接受了太多以竞争为主、甚至强调“你死我活”的教育,心理整个就跟着急功近利了。其实不光演员,目前整个社会所有得了“有用逼迫症”,崇尚一切所有以“有用”为标尺,有用学之,无用弃之……诸多技能和它们原本提高自我、怡情悦性的初衷越行越远,于是社会变得越来越功利,人心变得越来越浮躁。但这世界上诸多美妙所有是由无用之物带来的,一场猝不及防的春雨或许无用,却给人沁人心脾之感;刺绣和手工或许无用,却带给我们美感和惊喜;诗词歌赋或许无用,但它可以说中你的心声,安慰你的哀伤……老子在《道德经》里也讲“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人的生命涉及肉体和精神,前者是基本,后者是升华。和其一味追求有用之物,不如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无用之物带来的静谧和美好。心安,则身安。我从小弹得一手好钢琴,爱慕到钟爱。只要在家,我每天要弹上两三个小时,兴致高时会弹四五个小时。我有一台珍藏版电子钢琴,不管去哪儿所有会带着,在外拍戏间隙就会用它来替代钢琴,有时碰巧剧组有设备,也会弹弹手风琴、吹吹萨克斯。钢琴对我来说是绝对私密的好友,混迹于社会,难免有郁结之事,无用的钢琴练的利器。进入中年后,我迷上了画画,没有门派,不讲章法。磨好墨汁,铺好宣纸,手握画笔,然后打开地图,回忆近年来拍戏到过的地方,然后挥笔泼墨画山水。画好后贴在书房的墙上,一遍遍欣赏、对比,直到自觉不错了,这幅方才作罢。又有言书画不分家,后来我又觉得书法很精妙,慢慢也迷上了,我目前最爱慕用毛笔抄写《道德经》之类的古籍,一边抄写,一边默读,入脑入心,很故意思。我也相称钟情棋艺。从围棋、象棋、国际象棋到军棋、跳棋、斗兽棋、飞行棋、五子棋、华容道棋……算得上无所不会吧。
但是我只爱慕和自己下棋,人生如棋,下好下坏全在自己。借下棋,观天地之深广,思人生之浅狭。棋中有棋,棋里养生,抛却胜负,无心则胜,无心则乐,无心则寿。偶尔,我也会做点手工。我家里有一种很大的房间专门用来放置糖人、面人,木工、裁缝所用的工具,这几项手工活我所有还算拿手。女儿常年在国外,想她的时候就会浇个糖人,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