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箫基本吹奏法
(一)演奏姿势
吹萧首先要讲究正确的姿势,这不仅仅是演奏形象问题,更重要的是要适应人体本身的生理
特点。演奏姿势分立式和坐式两种。一般在台上独奏和个人基本功练习时采用立式。要求演奏者
基本一致,但上唇略微向前,吹奏时唇肌受气流冲击而自然向前游动,这样在唇肌控制下的口形便
是正确的口形。吹奏时的口形是千变万化的,它的变化集中表现在风门大小,口劲大小及上下唇
的移位上。
(五)风门、口风、口劲的关系
当我们拿起萧,风门对准吹孔,下唇贴住吹孔内侧的边缘,盖住吹孔约四分之一处,将气流
汇成空气柱,以“呜”的嘴形来吹奏,以求气流的集中和稳定。吹奏中的呼吸和口形是多变的,
呼吸变化集中表现在吸气量的多少和呼气的缓急和粗细上,口形的变化则集中表现在风门大小,
口劲大小和上下唇的移位上。风门是吹萧时上下唇肌中央形成椭圆形气流经过的空隙,风门的大
小是随着吹奏高低音时气流的速度而变,它用口劲的大小来控制,吹低音时的气流速度粗缓,风
门放大,吹高音时的气流速度细急,风门收小。因此,风门的形状是决定口形的主要因素。
口风,也称为气的流速。它是从风门吹出来的气流,口风的急缓(气的流速快慢)主要靠丹
田气息控制,它随着音的高低变化而变化。如吹奏低音时口风较缓,流速较慢,吹奏高音时口风
较急,流速较快。
口劲是指控制风门大小和口风急缓时,上下唇肌和面部肌肉收放所用的力量,吹奏低音时,
风门较大,口气较缓,口勤则较小:吹奏高音时,风门小,口风急,口劲则较大。
因此掌握好风门、口风、口劲之间的关系是吹好萧的关键因素。
(六)气息、舌头、手指的关系
气息 是吹萧的首位要素,其次才是舌头、手指。气息看不见,摸不着,掌握它较难,我通常
把气息比作弦乐器的右手弓子,如运弓不当,琴就不能很好地震动,也不会发出好听的声音。我
们很多吹萧者气息沉不下去,浮在上面,就象拉琴右手大臂夹在肋下一样。如果气息没有解决,
舌头和手指的功能是不可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要吹好萧气息是最关键的一环,也是最难掌
握的一关。它看不到,也摸不着,全凭感觉。吹奏者气息沉不下去,浮在上面除了气息的原因外,
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气流速度与口形没有协调好,就象弦乐中弓子在弦上运走的速度与弓子压弦的
磨擦力的关系没有解决好一样。吹奏者只有反复体会琢磨才能解决这一问题。我认为良好的气息
需要运用胸腹式呼吸方法来完成。做到吸气到位,呼气与口形的肌肉要协调,同时还要加强口形
肌肉、呼吸肌肉的控制能力。
舌头 在吹奏中运动一方面依靠舌的肌肉收放来进行,另一方面是依靠气息的冲击而进行的,我认为不能单纯地依靠其中某一方面来完成舌头在吹奏中的运动。
吹萧需要双手持萧, 手指必须开闭指音孔才能发出高低不同的音来。要求手指既能独立活动,
又能紧密配合。手指开放音孔时,不宜抬得过高,过高会影响演奏的速度,也不宜过低,过低会
影响发音的准确和音量,声音也会含糊不清。手指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