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8
文档名称:

污水处理第三章 稳定塘和污水的土地处理.ppt

格式:ppt   大小:12,936KB   页数:7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污水处理第三章 稳定塘和污水的土地处理.ppt

上传人:autohww 2017/5/11 文件大小:12.6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污水处理第三章 稳定塘和污水的土地处理.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稳定塘和污水的土地处理第一节第一节稳定塘稳定塘第二节第二节污水土地处理污水土地处理稳定塘又名氧化塘或生物塘。稳定塘对污水的净化过程与自然水体的自净过程相似, 是一种利用天然净化能力处理污水的生物处理设施。稳定塘多用于小型污水处理,可用作一级处理、二级处理,也可用作三级处理。概述第一节第一节稳稳定定塘塘稳定塘——是利用现有的废池塘、沼泽地、洼地、水沟等,经过人工适当修整得土地,设围堤、防渗层的污水池塘,主要依靠自然生物净化功能使污水得到净化的一种污水生物处理技术。特点: ?一般不人工强化(不是实质性的人工强化) ?与水体自净过程相似?停留时间较长?通过微生物+水生生物的多种生物的综合作用,使有机物降解, 进而净化污水?净化过程包括——好氧,兼氧,厌氧三种状态?DO来源于光和作用?适用各种污水?适用于各种气候条件?可以实现从一级到二级到深度处理技术的全过程,一般相当于二级按塘内的微生物类型、供氧方式和功能等划分好氧塘兼性塘厌氧塘曝气塘深度处理塘水生植物塘生态塘完全储存塘常见其他稳定塘的分类好氧塘兼性塘厌氧塘曝气塘深度处理塘好氧塘的深度较浅,阳光能透至塘底,全部塘水内都含有溶解氧,塘内菌藻共生,溶解氧主要是由藻类供给,好氧微生物起净化污水作用。兼性塘的深度较大,上层是好氧区,藻类的光合作用和大气复氧作用使其有较高的溶解氧,由好氧微生物起净化污水作用;中层的溶解氧逐渐减少,称兼性区(过渡区),由兼性微生物起净化作用;下层塘水无溶解氧,称厌氧区,沉淀污泥在塘底进行厌氧分解。厌氧塘的塘深在 2m 以上,有机负荷高,全部塘水均无溶解氧,呈厌氧状态, 由厌氧微生物起净化作用,净化速度慢,污水在塘内停留时间长。曝气塘采用人工曝气供氧,塘深在 2m 以上,全部塘水有溶解氧,由好氧微生物起净化作用,污水停留时间较短。深度处理塘又称三级处理塘或熟化塘,属于好氧塘。其进水有机污染物浓度很低,一般 BOD 5≤ 30mg/L 。常用于处理传统二级处理厂的出水,提高出水水质,以满足受纳水体或回用水的水质要求。稳定塘的优点基建投资低可利用旧河道、沼泽地、谷地。运行管理简单经济运行管理简单,动力消耗低,运行费用较低,约为传统二级处理厂的 1/3-1/5 。可进行综合利用实现污水资源化,如将稳定塘出水用于农业灌溉,充分利用污水的水肥资源;养殖水生动物和植物,组成多级食物链的复合生态系统。稳定塘的缺点占地面积大没有空闲余地时不宜采用。处理效果受气候影响如季节、气温、光照、降雨等。设计不当时可能造成二次污染如污染地下水、产生臭氧和滋生蚊蝇等。稳定塘的优缺点稳定塘中的生物及其生态系统在稳定塘塘水中存活并对污水起净化作用的生物有:细菌、藻类、微型动物(原生动物与后生动物)、水生植物以及其他水生动物。①细菌——降解有机物起主要作用兼性异氧菌(好氧塘和兼性塘好氧区,及兼性区存在) 好氧菌和兼性菌——种属多产酸菌(兼性异氧菌)分解有机物产生乙酸等和醇类) 厌氧菌(厌氧塘和兼性塘污泥区,将有机酸转化为 CH 4+CO 2) ②藻类稳定塘为菌藻共生体系,藻类具有叶绿体,含有叶绿素, 能够通过这些色素进行光合作用,是塘水中 DO的主要供应者。白昼吸收 CO 2,放出 O 2夜间内源呼吸,消耗 O 2,放出 CO 2 绿藻——最常见的,单细胞或多细胞的绿色藻类蓝绿藻(蓝藻) ——机体构造简单,藻体为单细胞及丝状体褐藻③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④水生植物种植“水生维管束植物”能提高塘对有机物和 N、P等无机营养物质的去除效果。?与活性污泥中不一样,表现在不规则和数量不相等两方面。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不完全作为指示性生物考虑?水蚤——枝角类,捕食(细菌和藻类)出现水蚤表明水质清澈, 水蚤能吞食粒状物质,分泌粘液性物质。?摇蚊幼虫——使底泥量减少 a、浮水植物——漂浮在水面、直接从大气中吸 O 2、CO 2,从塘水中吸取营养物质。凤眼莲——即水葫芦,具有较强的耐污性,去污能力强水浮莲、水花生、浮萍槐叶萍等净化过程: O 2通过根、茎输送到根部,释放于水中; 凤眼莲本身也直接吸收水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