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4
文档名称:

规范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指导书.doc

格式:doc   大小:111KB   页数:4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规范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指导书.doc

上传人:511709291 2022/6/19 文件大小:11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规范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指导书.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word
赣质技监特发〔2006〕42号
关于下发《规范特种设备使用(shǐyòng)单位
安全管理的指导(zhǐdǎo)意见》的通知
各设区市质量(zhìliàng)技术监视(jiānshì)局:
为了(wèi le)认真贯彻落定值。
〔3〕锅炉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
〔4〕锅炉安装监视检验、定期检验〔包括外部检验、内部检验和水压试验〕记录,以与有关检验报告和证书等;
〔5〕锅炉定期自查的记录;  
〔6〕锅炉日常使用状况记录;  
〔7〕锅炉与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与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  
word
〔8〕安全阀、压力表、水位计等安全附件校验、修理和更换记录,与相应检测检定证书;
〔9〕锅炉修理情况(qíngkuàng)记录,包括改造方案,以与有关(yǒuguān)技术文件和资料;
〔10〕锅炉运行故障和事故(shìgù)记录;
〔11〕其它,如锅炉停用、缓检的相关(xiāngguān)申报批准等资料。
2、作业(zuòyè)人员档案
〔1〕锅炉司炉工、水处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台帐和书〔或复印件〕;
〔2〕锅炉司炉工、水处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培训教育记录和考核情况。
二、压力容器使用单位
〔一〕安全管理制度
1、安全使用承诺制度〔附件1〕;
2、申报定期检验制度〔主要内容应包括:压力容器外部检查、内外部检验和耐压试验的规定、有效期满前1个月报检的规定、压力容器使用状态变更的规定等。检验、缓检申报表格见附件2、3〕;
3、配合现场检验制度〔主要内容应包括:技术资料准备、设备停运冷却、介质回收处理、有毒有害残留物的测定、检验现场整理、检验现场安全保障措施等〕;
4、承受安全检查制度〔主要内容应包括:不设置安全检查“禁区〞、 承受有关调查和现场监察、如实提供相关文件和资料、如实反映有关情况、与时整改安全隐患等〕;
word
5、压力容器使用登记(dēngjì)制度〔主要(zhǔyào)内容应包括:设备启用、移装和状态变更的规定等,见附件4、5、6〕;
6、现场(xiànchǎng)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应急(yìng jí)处理措施、交接班制度、设备(shèbèi)维护保养制度、安全保卫制度、清洁卫生制度等,医用氧舱还应有进舱人员须知、供氧供气管理制度等〕;
7、事故报告处理制度;
8、企业内部安全责任状签订制度;
9、设备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10、应急救援预案〔主要内容应包括:确定重点设备、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和人员职责,报警和通讯的联络方式;事故发生后采取的应急措施:向上级部门、质量技术监视部门报告、报警,人员紧急疏散,危险区的警戒、检测,抢险救援和控制措施,受伤人员现场救护和医院救治,应急救援保障以与启动事故分级响应程序等,具体要求见附件7〕;
11、其它制度等。
〔二〕岗位职责
1、压力容器操作人员岗位职责〔含移动式压力容器操作人员、带压密封人员〕;
2、氧舱维护人员、氧舱操作人员岗位职责;
3、压力容器安全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word
〔三〕操作规程
1、压力容器安全操作规程;
2、带压密封安全操作规程;
3、氧舱维护(wéihù)安全(ānquán)操作规程。
〔四〕需上墙悬挂(xuánguà)
1、应急(yìng jí)预案流程图〔见附件(fùjiàn)8〕;
2、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移动式压力容器使用登记证必须有IC卡〕;
3、压力容器操作人员、带压密封人员、氧舱维护人员、氧舱操作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4、压力容器操作、带压密封、氧舱维护安全操作规程;
5、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交接班制度、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安全保卫制度、医用氧舱进舱人员须知、清洁卫生制度等〕;
备注:上墙悬挂的图版应制作为黑字白底,仿宋字体,尺寸不作具体要求〔根据生产场所的实际条件掌握〕。
〔五〕压力容器档案
1、安全技术档案〔按设备逐台建立〕
〔1〕《压力容器登记卡》、《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
〔2〕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文件,其内容应包括: 设计说明书、设计图样和技术条件;有用户要求的安装、使用说明书;对移动式压力容器、高压容器、第三类中压反响容器和储存容器的强度计算书;按4732设计时,应力分析报告;
〔3〕压力容器制造、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其内容应包括:
word
。竣工图样上应有设计单位资格印章(复印章无效)。假设制造中发生了材料代用、无损检测方法改变、加工尺寸变更等,制造单位应按照设计修改通知单的要求在竣工图样上直接标注。标注处应有修改人和审核人的签字与修改日期。竣工图样上应加盖竣工图章,竣工图章上应有制造单位名称、制造许可证编号和“竣工图〞字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