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日光温室环境特点及调控措施.docx

格式:docx   大小:30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日光温室环境特点及调控措施.docx

上传人:guoxiachuanyue002 2022/6/20 文件大小:3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日光温室环境特点及调控措施.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二节??日光温室环境特点及调控措施
温室栽培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进行的,因此生产者对环境的干预、控制和调节能力与影响,比露地栽培要大得多。管理的重点,是根据作物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通过人为地调节控制,尽可能使作物与环境之间协调、统一、平长发育最重要的环境因子,它影响着植物体内一切生理变化,是植物生命活动最基本的要素。与其他环境因子比较,温度是温室栽培中相对容易调节控制的环境因子。
一)温室温度环境特点
1、气温特点?
正常情况下室内的最低温度在10?°C以上,1月份的平均温度应达到可以随时定植喜温果菜的温度水平,在外界气温-20?°C左右的情况下,室内外温差可达30?°C左右。我县在冬季遭遇数十天连阴雪天的情况下,土墙温室内的最低气温一般不低于
8?°C,或出现略低于8?°C的气温,但连续时间不超过3天。
日光温室的温度是随着太阳的升降而变化。晴天上午适时揭苫后,温度有个短暂的下降过程,然后便急剧上升,一般每小时可升高6〜7?°C;我县在14时左右达到最高,以后随着太阳的西下温度降低,到17〜18时温度下降比较快。盖苫后,室温有个暂时的回升过程,然后一直处于缓慢的下降状态,直至次日的黎明达到最低。
??2、地温特点
土壤是能量转换器,也是温室热量的主要贮藏地方。白天阳光照射地面,土壤把光能转换为热能,一方面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散向温室空间,一方面以传导的方式把地面的热量传向土壤的深层。晚间,当没有外来热量补给时,土壤贮热是日光温室的主要热量来源。土壤温度垂直变化表现为晴朗的白天上高下低,夜间或阴天为下高上低,这一温度的梯度差表明了在不同时间和条件下热量的流向。温室的地温升降主要是在0〜20cm的土层里。水平方向上的地温变化在温室的进口处和温室的前部梯度最大。地温不足是日光温室冬季生产普遍存在的问题,提高1?°C地温相当于增加2?°C气温的效果。
3、地温与气温的关系日光温室中的空气主要是靠土地热量来提温的,有足够的地中热量通过温室效应就可以保持较高的空气温度。地、气温的协调是日光温室优于加温温室的一个显着特点。土壤的热容量明显比空气大。晴天的白天,在温室不放风或放风量不大的情况下,气温始终比地温高。夜间,一般都是地温高于气温。早晨揭苫前是温室一日之中地温和气温最低的时间。日光温室最低地、气温的差距因天气情况而有差别:在连续晴天的情况下,最低地温始终比气温高5〜6?C;连阴天时,随着连阴天的持续,地、气温的差距越来越小,直到最后只有2〜3?C或更小。连阴天气温虽然没有达到可能使植株受害的程度,但地温却降到了使根系无法忍受以至受到冻害程度。
(二)温室温度环境的调控措施温室内温度调控要求达到能维持适宜于作物生育的设定温度,温度的空间分布均匀,时间变化平缓。其调控措施主要包括保温、加温和降温三个方面。
保温温室内散热有3种途径:一是经过覆盖材料的围护结构(墙体、透明屋面等)传热;二是通过缝隙漏风的换气传热;三是与土壤热交换的地中传热。这三种传热量分别占总散热量的70%〜80%,10%〜20%和10%以下。各种散热作用的结果,使单层不加温温室和塑料大棚的保温能力比较小。即使它们的密封性很好,其夜间气温最多也只比外界气温高2〜3°C。在有风的晴夜,有时还会出现室内气温反而低于外界气温的逆温现象。具体保温措施如下:
(1)减少通风换气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