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走近《指南》党为群名师工作室陈继玲二0一四年十一月故事: 一个人发现一只蝴蝶在茧里蠕动, “苦苦”地挣扎了好一阵子,还不能完全冲破那牢牢的茧儿,尽早来到人世间分享幸福的生活。那个人站在旁边急不可耐,便一番好意急忙找来了剪刀,小心翼冀地替蝴蝶剪开了茧,结果那只蝴蝶轻而易举地出来了,然而,不幸的是,由于这只蝴蝶没有经过破蛹前必须经过的痛苦挣扎,以致出壳后身躯臃肿,翅膀干疼,根本飞不来,不久就含恨离开了梦寐以求的天堂。自然,这只蝴蝶的欢乐也就随着它的死亡而永远地消失了。而那好心人却成了间接的“凶手”。思考: 这个“好心人”充当了什么角色?原因在哪里? 这个好心人之所以成了“凶手”,是因为他急于想看到蝴蝶破茧后的结果——生成美丽的蝴蝶,却没有意识到蝴蝶破茧的过程是她成长的必经过程。若没有这一过程,蝴蝶即使出了茧,也只能走向灭亡。现实中有很多教育者如同这位“替蝶破茧”的“好心人”一样,为了高效率的帮助幼儿完成学习,利用“灌输”这把剪刀替幼儿剪开“学习”这层茧,以为幼儿“达到”了预设的目标,完成了由“虫”到“蝶”的蜕变。实际上他们用好心扼杀了幼儿的个性,他们只想看到结果,却忽略了要达到结果而必须经历的过程。走近《指南》??一、《指南》是什么?二、《指南》制定的背景?三、《指南》的结构与内容?四、《指南》的解读与运用?五、实施《指南》应坚持的四个原则?一、《指南》是什么?(一)《指南》的名称?1、为什么叫“指南”而不叫“标准”?2、为什么叫“学习与发展指南”?3、《指南》与《纲要》的关系?“指南”,如字面所示即指向南方的意思。?基于此, “指南”一词被引申为“指导”、?“导向”,比喻?“辨别正确方向?的依据”。 1、为什么叫“指南”而不叫“标准”?“标准”?一般被定义为衡量事物的依据或准则;可供同类事物比较核对的事物;榜样、规范等。“指南”与“标准”两概念的内涵区别,给用“指南”或“标准”命名的事物会带来完全不同的本质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