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古诗朗诵塞上.docx

格式:docx   大小:14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古诗朗诵塞上.docx

上传人:ATONGMU 2022/6/22 文件大小:1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古诗朗诵塞上.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古诗朗诵:塞上
鸣骹直上一千尺,天静无风声更干。
碧眼胡儿三百骑,尽提金勒向云看。
解释
  ①鸣骹:响箭。
  ②勒:有嚼口的马络头。
赏析
  《塞上》主要描写剽悍的北方少数民族的能骑善射。万里晴空之下,宽阔草原之上,数百

古诗朗诵:塞上
鸣骹直上一千尺,天静无风声更干。
碧眼胡儿三百骑,尽提金勒向云看。
解释
  ①鸣骹:响箭。
  ②勒:有嚼口的马络头。
赏析
  《塞上》主要描写剽悍的北方少数民族的能骑善射。万里晴空之下,宽阔草原之上,数百名健儿纵马驰骋。突然,一枝响箭穿向云天,大家不约而同地立即勒马伫立,仰头放目,凝神远望。诗人仿佛是一名技艺超群的摄影师,快速抓住这瞬间的景象,拍下一个精彩无比的镜头,并且贯注了诗人酷热的主观感情。
  在这首诗中,诗人先用“鸣骹直上一千尺,天静无风声更干”两句来描写一枝飞箭风驰电掣地刺入高空。“鸣骹”同“鸣髇”,也叫“鸣镝”,一种发出响声的箭,古称“嚆矢”。《汉书·匈奴传上》:“冒顿乃作鸣镝。”可知响箭是北方少数民族****用的武器,“直上”,表现箭射出后的锐不行当之势。“一千尺”,形容箭的射程之远。“天静无风”,不单写出了草原上空的清明宁谧,也写出了“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寥廓无边。因而那飞箭的咆哮之声就拂过大地,响彻云霄,传送得更加清楚、更加响亮、更加遥远——“声更干”。云气潮涩,回音必滞,器物浸润,发音必沉;于是诗人以表现燥性的“干”,来形容箭声的轻脆、尖厉,可谓一字传神。刘克庄《黄蘖诗》说“疏林霜下叶声干”(《后村大全集》卷五),联系落叶的飘然而下的形态,“干”字就用得不是地方,倒不如“萧萧”二字能曲尽其妙。与刘克庄同时略早的徐玑在其《晓》诗中说“犹干竹叶声”(《二薇亭集》),以“干”状风竹之飒飒作响,亦不尽稳妥。只有形容“天静无风”中“鸣骹”之声用“干”为逼肖。这里,诗人扣着“鸣骹”绘影绘声:上句“直上一千尺”,属于视觉感受,侧重写高,箭身一点,箭影如线;下句“无风声更干”,属于听觉感受,侧重写远,箭声震荡于原野之上,而这原野之上的天幕,又恰为箭身、箭影的深色点、线供应了面的浅色背景,点、线、面相互结合而成自然精致的构图。


  写了天上的“鸣骹”之后,诗人紧接着写地下仰看“鸣骹”的人,这就是诗的后两句:“碧眼胡儿三百骑,尽提金勒向云看。”“碧眼”在这里既突出了北方某些少数民族的生理特征,又切合此时抬头望箭的规定场景,还由于眼睛作为心灵的窗户,人物的内在情感与外在风采,都可以通过它来集中表达,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这个,指眼珠)中”(东晋画家顾恺之语)。“胡儿”,犹言胡人小伙子。后来王安石的《明妃曲》诗说“明妃初嫁与胡儿”(《王文公文集》卷四十),欧阳修的和诗也说“维将汉女嫁胡儿”(《欧阳文忠公文集》卷八《明妃曲和王介甫作》),都以“胡儿”称外族年轻人。而在柳开诗中则更包含着亲切的语调。“骑”,骑兵,这里指骑在立刻的人。“提”提收、提控,这里指拉紧马的缰绳。“金勒”,金属制作、装饰的带有嚼口的马笼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