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麝香酮的合成研究进展
摘要: 麝香酮(3- 甲基- 环十五烷酮)是麝香具有生理活性的重要组分,是麝 香香味的主要来源,不仅可用作高级定香剂,而且还可用于医药。 关键词:麝香酮;合成
麝香是中国的特产,《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梁陶弘景
开链化合物分子内闭环合成麝香酮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Emmons-Horner反 应闭环法;羟醛缩合闭环法;醇酮缩合闭环法;Dieckmann缩合闭环法;分子内 酰化闭环法;自由基加成闭环法; prins 反应闭环法; 偶极加成闭环 法;端炔氧化偶联闭环法;分子内亲核取代闭环法等[2]。
如用Emmons-Horner反应闭环法可合成麝香酮。Mhaskar等[3]用10-十一 碳烯酸为原料合成了Wittig试剂,并用Wittig改良法闭环,再用MeMgl加成得 到了麝香酮。该法主要优点在于原料廉价易得、操作安全、产率较高,可达到80%,
<QCH1OH1H2SO4
如图1 所示。
^\CHi)SCOOH 亠二 ► ^W\(CH2)8COOCH3
(1) CH^OH Ji2SO4
CH5Mgl7Cua
:出加on乙離
(2)RlgC^^CllCHO 盹(OA班* NaBH4
d)CH3-(O)P-(OCH2九 BuLi, ThlF-78 9
a)氐EO于 t- BuOHC
(e)PP7S
图1 Mhaskar 设计的麝香酮合成路线
这种方法也称为a, 3-双官能团化合物的分子内关环法,此方法是合成麝 香酮较早也较常用的方法,由于使用的双官能团化合物的制备步骤多且分子内环 化时方位选择性低,所以总产率往往较低。10-十一碳烯酸来源于廉价易得的蓖 麻油的主要水解产物,李权等[4]以10- 十一碳烯酸和丙酮为原料合成2,15- 十 六烷二酮,再经环合得到麝香酮。虽然合成路线较短,但2,15- 十六烷二酮的环 合困难致使总产率较低,仅达到14%。
1. 1. 2 大环化合物扩环合成麝香酮
大环化合物扩环合成麝香酮的方法主要是十二元环扩环和十三元环扩环[5, 6]。
环十二酮由于价廉易得成为合成消旋麝香酮和R-(-)-麝香酮的首选原料,其扩 环合成麝香酮的主要有两种:一是先在a-位引入一个异丁基结构的侧链,再关 环得到麝香酮。二是不经生成环中间产物而直接扩环成十五元环。这种方法进一 步简化了麝香酮的合成,但需预先形成内酯结构或a -位有烷氧羰基存在oTrost 设计了一条构思巧妙的合成麝香酮路线;适当取代的环十二酮先经具有区域选择 性的Bacyer- Villiger氧化得到内酯,然后经分子内碳负离子对内酯羰基的亲 核进攻而扩环成十五元环,进而获得麝香酮,如图2 所示。
o
SO2Ph
SO^Ph
° CWaCOjRBFj^tiO
SOjPt
LDA
图2 Trost 设计的麝香酮合成路线
1. 2 光学活性麝香酮的合成
1926年瑞士化学家Ruzicka确定麝香酮分子结构为3-甲基环十五酮。1951 年成功合成出天然R-麝香酮,1989年Pickenhagen报道了麝香酮对映异构体的 制备及其各自的香气特征,发现S-麝香酮香味不饱满且较弱,而R-麝香酮的香 味饱满且强烈。目前,光学活性麝香酮合成仍是化学家们研究的热点。
1997 年,陈望忠[7]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