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重视婴幼儿的身体发育和早期智力开发的重要性早以无庸质疑,更无需多说了。为了促使个体独特的情感和思维方式得以形成,个体得以发展,提供合适的刺激物。
界定一下真实物的概念。真实物是指客观存在的事物,是与婴幼儿生活息息相关的真实的人、事、物,而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但人们仍能自觉或不自觉地创造一定的微环境,以促进(或阻碍)儿童的发展,尤其是在发展最迅速、最容易受到环境影响的0-6岁早期发展阶段。这往往可以解释为什么“山沟里也能飞出金凤凰”“从来纨绔少伟男”等现象。因此,从操作层面上说,我认为我们的婴幼儿教育需要一门《微环境教育行为技术学》,以研究在各种教育情境中,对不同的教育对象,最适宜的教育行为技术,因为它是先进的教育观念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所表现出的教育智慧。这是微环境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真正能够影响儿童发展的微环境,应当是适宜的、互动的微环境。儿童并不是被动地接受微环境的影响,而是具有主动选择环境的能力和倾向。笔者在拍摄《生命头三年》专题片时,曾向一位出生13天的婴儿呈现6种听觉刺激(拨浪鼓、双响筒、塑料摇铃、手铃、铜铃、三角铁)。只有一种声音一悦耳的塑料摇铃声,能使这位新生儿转过头来寻找声源,他对其他声音没有任何转头探究的反应。因此,不能以为,只要为儿童创造丰富的教育环境,就能促进儿童发展。只有适宜的环境刺激,才能打开儿童心灵的窗口,使其接受环境的影响,才能使儿童与环境之间产生互动,进而促进儿童发展。因此,适宜性与互动性,构成了微环境影响儿童发展的基本的心理教育机制。
二、如何优化儿童发展的“微环境”
优化儿童发展的微环境是儿童发展工作者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任务。
儿童总是在适宜的环境中汲取成长的力量,在探索世界中激发好奇心,启迪智慧,发展能力,形成个性的。这种适宜微环境,从本质上来说,主要就是个性化的营养保健与教育。而这些正是一种国际性的趋势,是21世纪儿童发展的潮流。强调优化儿童发展的个性化的微环境,是在尊重儿童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强调尊重儿童发展的特殊规律的体现,以避免保健和教育实施过程中的一刀切现象,真正做到因人施养、因材施教。强调优化儿童发展的微环境,也是强调家长与儿童发展工作者密切合作的作用,使家庭、儿童保健与教育机构及社会形成一种合力,以促进每个儿童全面和谐地发展。
优化儿童发展的微环境,应当包括以下三个要素:
1.发展目标的最优化。
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时间表。优化的发展目标应是适合每个独特儿童的个性化的发展目标。这些目标的确定,必须建立在科学评估的基础之上。而这种评估是生态化的评估,既有对儿童身心发展水平的评估,也有对家长、对社区环境的评估。评估的结果,是拟定新的发展目标的重要依据。这样,就能使每个孩子都能从他的现实水平或最佳起点出发,为他提供“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的发展目标,就能有效地促进他的发展。
2.发展过程的最优化。
优化的儿童发展过程,应有儿童发展专业人员的不断参与和跟踪指导。对每个发展目标实施小步骤的训练或教学方法,在儿童、家长和专业人员之间形成“评估——指导——教学——发展——评估”的一种连续性的循环互动式的个性化的发展模式。在有儿童发展专业人员介入并指导儿童发展的环境中,存在着由“儿童发展专业人员——家长——儿童”三者组成的关系链。专业人员通过“结构性家访或门诊”,对儿童发展的微环境进行评估,从而制定个别发展方案,又通过家长或主要抚养人作用于儿童,改变着儿童发展的方向、速度和水平。而儿童的发展,反过来又使家长和专业人员不断调整他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进而影响儿童的发展。因此,“专业人员——家长——儿童”关系链,是一种相互作用的或者说“互动式”的关系链,这是个性化的儿童发展的基本模式。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发展过程的优化。
3.发展结果的最优化。
目标与进程的优化,必将导致发展结果的最优化。近年来,笔者在多项婴儿成长跟踪指导活动中研究发现,对正常婴儿即使施行仅3个月的跟踪指导计划,也能促进其智能发育和体格发育;跟踪指导次数多的婴儿,其发育商优于指导次数少的婴儿。每3个月指导一次的婴儿其实验前后的发育商提高了4个百分点;每个月指导一次,其发育商提高了10个百分点;每个月指导二次的婴儿,一年后平均发育商为130。
儿童发展,尤其是早期儿童发展必须植根于社区。建立以社区托幼机构为依托的早期儿童发展科学基地,才能实施0—6岁一体化的儿童潜能开发计划,才能优化儿童发展的微环境,使每个孩子都拥有良好的人生开端,都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蒙特梭利家庭教育法实施步骤
在我们了解蒙特梭利的基本理论后,才可以开始着手于教育方法和教具操作。
在施行步骤介绍之前,再一次的纠正:在运用蒙特梭利教学法之前,并未先彻底地探索她的教育原理,就直接运用“教具”来指导孩子。这是一个相当危险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