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基坑支护结构类型浅析.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基坑支护结构类型浅析.doc

上传人:关羽 2022/6/26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基坑支护结构类型浅析.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基坑支护结构类型浅析
周振平 李红梅 摘 要: 本文简单介绍在工程中比较常用的几种基坑支护方法以及各自的特点,并综合说明基坑支护的设计原则和适用范围。
关键词: 基坑支护; 结构特点; 适用范围
中图分类号:体积小、机动性强、占地少,并且施工机具的振动很小,噪音也较低,不会对周围建筑物带来振动的影响和产生噪音等公害,它可用于空间较小处,但施工中有大量泥浆排出,容易引起污染。对于地下水流速过大的地层、无填充物的岩溶地段和对水泥有严重腐蚀的地段,由于喷射的浆液无法在注浆管周围凝固,因此不宜采用该法。
(四)槽钢钢板桩
这是一种简易的钢板桩围护墙,由槽钢正反扣搭接或并排组成。槽钢长6~8m,型号由计算确定。其特点为:槽钢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基坑施工完毕后可将槽钢拔出回收再次使用;施工方便,工期短;不能挡水和土中的细小颗粒,在地下水位高的地区需采取隔水或降水措施;抗弯能力较弱,多用于深度≤4m的较浅基坑,顶部宜设置一道支撑或拉锚,支护刚度小,开挖后变形较大。
(五)钢筋混凝土板桩
钢筋混凝土板桩具有施工简单、现场作业周期短等特点,曾在基坑中广泛应用,但由于钢筋混凝土板桩的施打一般采用锤击方法,振动与噪音大,同时沉桩过程中挤土也较为严重,在城市工程中受到一定限制。此外,其制作一般在工厂预制,成本较灌注桩等略高。但由于其截面形状及配筋对板桩受力较为合理并且可根据需要灵活设计,并有液压静力沉桩设备,故在基坑支护中仍占有一席之地。
(六)钻孔灌注桩
钻孔灌注桩围护墙是排桩形式中应用最多的一种,在我国得到广泛的应用。其多用于坑深7~15m的基坑工程。钻孔灌注桩支护墙体的特点有:施工时无振动、无噪音等环境公害,无挤土现象,对周围环境影响小;墙身强度高,刚度大,支护稳定性好,变形小;当工程桩也为灌注桩时,可以同步施工,有利于组织施工,进而缩短工期;桩间缝隙易造成水土流失,特别时在高水位软粘土质地区,需根据工程条件采取注浆、水泥搅拌桩、旋喷桩等施工措施以解决挡水问题;适用于软粘土质和砂土地区,但是在砂砾层和卵石中施工困难应该慎用;桩与桩之间主要通过桩顶冠梁和围檩连成整体,因而相对整体性较差。在重要地区、特殊工程及开挖深度很大的基坑中应用时需要特别慎重。
(七)地下连续墙
通常连续墙的厚度通常为600mm、800mm、1000mm。地下连续墙刚度大,止水效果好,是支护结构中最强的支护型式,适用于地质条件差、基坑深度大、周边环境要求较高的基坑,但是造价较高,施工要求专用设备。
(八)土钉墙
土钉墙是一种边坡稳定式的支护,其作用与被动的具备挡土作用的上述围护墙不同,它是起主动嵌固作用,增加边坡的稳定性,使基坑开挖后坡面保持稳定。土钉墙主要用于土质较好地区,我国华北和华东北部一带应用较多,目前我国南方地区亦有应用,有的已用于坑深10m以上的基坑,稳定可靠、施工简便且工期短、效果较好、经济性好、在土质较好地区应积极推广。
(九)SMW工法
SMW工法亦称劲性水泥土搅拌桩法,即在水泥土桩内插入H 型钢等(多数为H型钢,亦有插入拉森式钢板桩、钢管等),将承受荷载与防渗挡水结合起来,使之成为同时具有受力与抗渗两种功能的支护结构的围护墙。SM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