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9
文档名称:

少腹逐瘀汤治疗寒凝血瘀证的实验研究.ppt

格式:ppt   大小:810KB   页数:3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少腹逐瘀汤治疗寒凝血瘀证的实验研究.ppt

上传人:1542605778 2022/6/26 文件大小:81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少腹逐瘀汤治疗寒凝血瘀证的实验研究.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少腹逐瘀汤治疗寒凝血瘀证原发性痛经 的临床研究
学 生 孙桂芳
指导老师 王佩娟教授
目 录
研究背景与意义
研 究 方 案
研 究 结 果
讨 论
结 论
研究背景与当患者疼痛不能忍受,强度VAS≥7分时允许自行服用布洛芬胶囊,1粒/次,2次/日。必须在格式病案中加以说明服用时间、剂量。
疗程:连续用药3个周期,停药后随访3个周期。
使用方法
研究方案
(1)诊断性观测:妇检(未婚者只做肛检)及B超。
(2) 疗效性观测:疼痛强度评分、中医证候评分。6个周期月经结束各记录疼痛强度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1次。
(3)血液中效应指标:APTT、TT、PT及FIB,分别于第1周期治疗前及第2、3周期3次月经来潮12小时内疼痛时各测定1次。
(4)安全性观测
实验室指标:血尿常规、肝肾功、心电图,治疗前后各一次;
一般项目:体温、心率、呼吸、血压,治疗前后各一次;
不良反应:局部、全身不良反应(随时记录);
观测项目
研究方案
痊愈:治疗后中医证侯积分较治疗前减少≥95%
显效:治疗后中医证侯积分较治疗前减少≥70%
有效:治疗后中医证侯积分较治疗前减少≥30%
无效:治疗后积分较治疗前减少<30%,甚至增加。
附:疗效指数计算法:
疗效指数 = ×100%
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标准
研究方案
。根据观察指标及数据的不同,所有计量资料均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
满足正态性方差齐性采用t检验,
不满足正态性方差齐性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
重复测量资料行方差分析;
单向无序分类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单向有序分类资料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
采用α=。
统计分析
研 究 结 果
研究结果
根据纳入病例标准及排除病例标准,将收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
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治疗前VAS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具有可比性。
一般资料
研究结果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第3周期
第6周期
P值
治疗组
30
±
±△1
±☆1▲1

对照组
30
±
±△2
±☆2▲2

注: △1:治疗组第三周期与治疗前相比:P=
△2:对照组第三周期与治疗前相比:P=
☆1:治疗组第六周期与治疗前相比:P=
☆2:对照组第六周期与治疗前相比:P=
▲1:治疗组第六周期与第三周期相比:P=
▲2:对照组第六周期与第三周期相比:P=
可见,两组的第3周期及第6周期与治疗前相比疼痛强度均明显减轻( P≤ );而第6周期均较第3周期明显加重( P≤ ) ,表明两组减轻疼痛的近远期疗效均较好,但持久性欠佳。
两组患者VAS评分组内比较
研究结果
组别
例数
第3周期
第6周期
治疗组
30
±
±
对照组
30
±
±
P值


可见第3周期两组间及第6周期两组间VAS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说明两组第3周期与第6周期疼痛强度的改善均相当。
两组患者VAS评分组间比较
研究结果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第3周期
第6周期
P值
治疗组
30
±
±△1
±☆1▲1

对照组
30
±
±△2
±☆2▲2

注:△1:治疗组第三周期与治疗前相比:P=
△2:对照组第三周期与治疗前相比:P=
☆1:治疗组第六周期与治疗前相比:P=
☆2:对照组第六周期与治疗前相比:P=
▲1:治疗组第六周期与第三周期相比:P=
▲2:对照组第六周期与第三周期相比:P=
可见,两组第3周期及第6周期与治疗前相比中医证候均明显改善( P≤ );而第6周期均较第3周期明显加重( P≤ ) ,表明两组改善中医证候的近远期疗效均较好,但持久性欠佳。
两组中医证候评分组内比较
研究结果
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