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保护敦煌石窟的方法.docx

格式:docx   大小:15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保护敦煌石窟的方法.docx

上传人:梅花书斋 2022/6/27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保护敦煌石窟的方法.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保护敦煌石窟的措施

  敦煌石窟文物保护中心在莫高窟,由日本政府免费援建,于1992年2月动工,1994年3月落成,是中国和日本国和谐的象征。如下是XX给人们整顿的资料,欢迎人们阅读参照!
  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1963年从北京最合理的数值。超过这个数量,对于洞窟和壁画等就会有伤害。但考虑到地方政府要发展,樊锦诗迟迟没有对外发布这个数据,但是她明确告诉记者,“这个数字我是一定要向外发布的,为了在既有条件下尽量保护敦煌这个全世界的文化遗产,樊锦诗采用了诸多的措施。例如在洞窟里安装从美国进口的最优秀传感器,随时测算洞窟内的温度、湿度等各项数据,一旦超标,立即关闭,让这些洞窟可以得到必需的休息。
  为了减轻洞窟和壁画的压力,目前莫高窟还在修建数字的游客中心,让游客可以通过球幕等立体、三维图形观看莫高窟的洞窟和壁画,在开放洞窟的同步,分流游客。这个项目将于底竣工。“届时候,一天最多就可以接待6千游客。”“我们盼望人们能理解,全世界就一种敦煌,她不能超负荷运转,这样很不利于保护,是要完蛋的,为了让她可以持久地运用,同步留给子孙后裔,我们要适度保护。
  敦煌石窟的文物历史
  敦煌自西汉起即为西域重镇,"丝绸之路"的畅通也使得中国和中亚及西方诸国的商业、文化交流得以发展,佛教和佛教艺术即是循此路线,经敦煌传入中国的。公元四世纪,中原战火不断,河西地区则相对安定;因此,从内地去的僧人在此开始了石窟的营建。公元六世纪末,隋王朝的建立结束了长期战乱和分裂,同步也加强了对西北的经营。由于隋朝的皇帝所有崇奉佛教,因此尽管只有短短的37年,但莫高窟在数量和规模上所有达到了很可观的限度。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高峰期,也是中国历史上文化交流最活跃的时期,莫高窟的营建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仅至武周圣历元年 (公元698年),即已有"窟室一千余"。五代时期及宋代,河西地区相对稳定,本地统治者及僧、民又开凿了诸多洞窟,并对前代洞窟进行了全面维修。西夏统治期间,几乎没有开凿洞窟,仅是对此前的石窟加以改建或修补。元代,密宗佛教盛行,因此期间开凿的石窟均带有密宗色彩。后来,由于"丝绸之路"的沉寂,敦煌失去了其核心地位,石窟的开凿也趋于停止。在吐鲁番统治时期(公元 1516--17),莫高窟,特别是窟内塑像,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本世纪初,帝国主义者的巧取豪夺,使莫高窟又一次遭受了浩劫。根据开凿时间划分,十六国及北朝初期是洞窟的开凿前期,保存至今的共有40窟,形制分为供僧人居住、修禅的禅窟,带中方柱的塔庙式窟和方形平面的佛堂式窟三种。窟顶前部为人字披,并画出木构造和卷草形式;后部为平顶,也绘有木构造形式,并缀以飞天等图纹;四壁绘有体现佛教题材的壁画。这一时期的塑像,本尊以释迦牟尼佛和弥勒菩萨为主,组合一般是一佛、二菩萨,或一佛、二罗汉、二菩萨,一佛、二天王,也有部分是单独一躯佛或弥勒像的。 佛像躯体强健,面相丰满,鼻梁高隆直抵额际。佛像身着偏袒右肩式或通肩式土红色僧伽梨,但过度强调了服饰的装饰色彩,仅在细节上有部分现实性手法。虽然佛和菩萨所有来自异域,并且造型比例及衣着等所有有严格规定,但中国的雕塑工匠仍然在尊重这些规定的基本上,结合自己的生活感受和审美情趣,将她们巧妙地本地化,使其在原有的犍陀罗艺术风采外,带有了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形成了中国式的佛教形象。在北朝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