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论缅甸翡翠
目前市场上商业品级的翡翠玉石95%以上来自缅甸,因而翡翠 又称为缅甸玉。除了缅甸出产翡翠外,世界上有翡翠出产的国家还有 危地马拉、日本、美国、哈萨克斯坦、墨西哥和哥伦比亚。但这些国 家翡箪的特点是达到宝石级的很少,大多为一些雕较深部份,那么高压究竟从何而来呢?
这高压是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挤压力所形成的,现已获得证实, 凡是有翡翠矿床分布的区域,均是地壳运动较强烈的地带。
还有另外一个因素是:凡发现有翡翠形成的地方均有含钠长石的 火成岩侵入体(中一基性岩)。钠长石的化学成份为NaAISi308,所 以可以推测翡翠是在中一低温、高压条件下由含钠长石的岩石去硅作 用而形成的。
翡翠作为一种独特的奢侈品,近年来价格呈爆发性上涨。缅甸蕴 藏着丰富的宝玉石资源,其种类也是多种多样的,在缅甸有十个较为 著名的翡翠场区,其所产的翡翠也有所差别,接下来就对缅玉原石产 地的十大名坑所产玉石一一作出简单介绍。
后江玉石(也称坎底玉):
分老后江玉与新后江玉,均产于河床冲击砂中。其中,老后江玉 产自冲击层之底部。皮薄呈灰绿黄色,个体很小,, 水好底好,常产满绿高翠,少雾,多裂父,做出成品的颜色比原石变 好(即增色),且加工性能好,是制作戒面的理想用材。
印华古玩河
新后江玉的皮较老后江玉厚一些,个头较大,一般在3千克左右, 水与底均比老厚江玉差,密度极硬度也略小,裂父多,成品抛光后不 及原石色彩好,即使满绿、高翠,也难做出高档饰品。
帕岗玉石:
属历史名坑,开采最早。帕岗玉皮薄,皮以灰白及黄白色为主, 玉石结晶细,种好,透明度高,色足;个头较大,从几公斤到几百公 斤,呈各种大小乐石。一般以产中低档砖头料为主。老帕岗以产皮壳 乌黑似煤炭的黑乌砂玉著名,但已全部采完,目前市场所见乌砂玉均 产自麻家O
灰卡玉石:
皮壳杂色,以灰绿及灰黑色为主,透明度好坏不一,水底好坏分 布不均,但有绿的地方水常较好。玉石个体大小悬殊,大件的可达几 百千克至上万千克的。
麻蒙玉石(也称乌砂玉):
黑乌砂黑中带灰,水底一般较差,且常夹黑丝或白雾,绿色偏 蓝。
(也称刀磨砍玉):
皮壳多为褐灰色、黄红色,一般水与低均较好,但多白雾、黄雾。 个头较小,一般1一2千克。此地还产如血似火之红翡玉石,也较名 贵。
(也称抹岗玉):
皮较粗,皮色灰黄或灰白;玉石水与底均较好,裂纹少,为绿或 满绿夹颜绿之高翠品种,很少含杂质,玻璃底较常见,但产量少。
自壁玉石(又称次卑玉):
皮壳以黄灰为主,水底均佳,裂父少,但有白雾,其产品以蓝花 水好闻名,有少量做高档手镯的绿花玉料产出,腾冲有名的绮罗玉即 产于此坑。
龙塘玉石(也称龙坑玉):
以黄砂皮或灰白鱼皮为主,皮壳较粗。大部分水与底均好,绿色 很正,常出高翠玉料。
马萨玉石:
属新厂玉,无皮或少皮,绿较浅淡,水与底有好有差,主要用作
低档手镯料或大型摆件料。
:
为新厂玉,无皮,水好底好,有白雾。以出产紫罗兰及红翡玉为
主,一般在一块玉料上有紫、红及淡翠并存,但裂纹多。
俗话说"黄金有价、玉无价",但在翡翠商贸活动中,人们非常需 要了解翡翠的价值,区分翡翠的档次、识别真假。但现在对翡翠类型、 档次的分类各异,没有统一标准。各种对翡翠不同的称呼,常常使人 混淆,造成对翡翠档次评定的不恰当。致使很多以劣充好,以假冒真 的翡翠商品充斥市场,使消费者无从购买,甚至受骗上当。进行翡翠 的分类与质量经济评价是极现实和有价值的。所以最后我们就翡翠的 品鉴这一话题进行探讨。
翡翠的分级
特级:艳绿色(祖母绿色)、苹果绿色,玻璃地(半透明、质 地细腻),均匀鲜艳,无杂质,无裂父。
商品级:绿色,油青地,微透明、间杂半透明的祖母绿色细脉 和斑点翠。
普通级:藕粉地、豆绿色、浅绿色,白色细腻,微透明。不透 明翡翠,一般只做玉料首饰。
二、 翡翠的质量鉴别
质地。天然翡翠质地透明或半透明,表面油润亮泽,仔细观察, 可见近圆形的稍透明“盐粒"和围绕其周围的纤维状物质。
硬度。天然翡翠是硬玉,摩氏硬度是7度,用锋利的刀具刻划, 不会留有痕迹;假玉硬度低,利刀可刻划出痕迹。
翠性。天然翡翠对着强光观察,可见其中有其他矿物颗粒的翠 色闪光,称为翠花或翠性;用玻璃、塑料、瓷料制成的伪品都无此种
“翠性,,特征。
相对密度(比重)。天然翡翠结构坚硬紧密,无气泡,密度较 大,敲击时声音清脆;伪品则结构较松或有气泡,密度较小,敲击声 音沙哑不清脆。
色泽。真品翠色浓艳纯正。而有些伪品是用白玉、蛇级石、澳 洲玉、韩国玉、云石甚至杂石,经脱色后,灌入高硬塑料浆并作加色 处理,或浸入绿色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