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我是一切的根源?事物的发展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而其中作为做事主体的我们,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根源。也就是说,我们的态度、思维方式决定着事情发展的结果。一、情绪 ABC 理论?情绪 ABC 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的?他认为事件本身并非引起情绪反应的直接原因,个人对事件的认知、评价和看法,才是引起情绪反应的直接原因?即人的消极情绪和行为障碍结果 C,不是由于某一事件A直接引发的,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产生的错误信念 B所直接引起? A 代表事件( activating events ) ? B 代表信念( beliefs ),是对于 A 的信念、认知、评价或看法。? C 代表结果( consequences ),是 A 发生之后, 出现的情绪和行为。 B1 C1 ? A B2 C2 ?也就是说,同样的事件 A ,因为看法 B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情绪 C 。观看视频?下面请通过台湾著名教授曾仕强老师的一段视频来了解 ABC 理论总结?同一件事情,我们可能产生不一样的反应和情绪,主要原因在于我们对这一事情的看法不同。?外界环境随时变动,所以对于事件本身我们无法完全控制。?一切结果(情绪和行为)都是可以控制的,而且操控在我,我是一切的根源。只要我们时时时刻刻修正自己的观念,就可以控制结果。?观念有理性和非理性之分,把非理性的调整为理性的, 是一种修养。二、思维方式决定着结果?我是一切的根源。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决定着他的行动模式,他的行为模式又决定着事情的最终结果。案例?有两个秀才进京赶考,在路上碰到了一支出殡的队伍看到了一口棺材。其中一个秀才心想: “可真够倒霉的,赶考的路上竟然会碰到棺材,看来这次考试我是没希望了! ”于是他的心情受到了影响,走进考场后,一直都在想着那个霉气的棺材,结果文思枯竭,名落孙山。另一个秀才看到棺材心里也咯噔一下,可转念一想“棺材,棺材,是升官发财之意。看来我的运气来了,这次我一定能高中! ”,于是走进考场,文思如泉涌,高中榜首。?其实他们看到的东西是完全一样的,因为思维方式不同,结果却完全两样。三、面对任何事情我们要报以积极的态度我是一切的根源,今天的意识可以决定明天的物质。态度只有两种,要么积极,要么消极,对于同样一个事件 A,积极的态度( B1 )带来积极的结果( C1 ),消极的态度( B2 )带来消极的结果 C2 。案例?日本水泥大王浅野一郎年轻时穷因潦倒,有一天只身一人来到东京谋生,当时他身无分文饥渴难耐,想找一点东西吃,但是找了很久也没有找到,只好退而求其次弄点水喝。结果找了很久,在街角的一个位置他终于看到了水。不过那个水是要花钱的。面对这种场景,一般人第一想法会开始抱怨,东京这个鬼地方连水都要花钱买,叫人怎么生存。接下来可能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东京这个地方不适合谋生。而这时候的浅野一郎却表现出他的积极的心态,眼前一亮,东京这个地方居然连水都能卖钱,看来我浅野一郎在这儿的生存是不成问题了。“水居然都要钱”“水居然都能卖钱”反映出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也就必然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水居然都要钱”,产生的就是沮丧; “水居然都能卖钱”,产生的却是兴奋和商机。结果水泥大王就挖到了他的第一桶金。四、山不过来我过去这一说法来源于回教的古兰经中的一位大师的故事。这位大师经过几十年的修炼终于炼成了移山大法并当众表演。他对着大山念念有词:山过来,山过来。喊了半天,山半点没动。直到黄昏,当他用嘶哑的嗓音喊过一遍以后,人们终于忍不住对大师说:大师,山一点没动。大师没有回应,继续喊着:山过来,山过来,边喊边往前走,一直走到了山脚下,众人也都随着走到了山脚下。这时,大师问众人:山过来了没有?大家一听你这不是骗人吗。大师说: 山不过来我过去。这就是我几十年炼就的移山大法。我是一切的根源。我们时常会遇到困境,困境是不会自己消失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克服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