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联村联户帮扶计划计划(2014) 联村联户帮扶计划为了深入贯彻落实“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政策。根据县“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工作的统一安排,我帮扶是宫河镇代店村代银合和赵有民两家。为了切实为代店村民代银合、赵有民解决实际困难, 谋求福利,加快脱贫步伐,让代银合、赵有民两家尽快富起来。我于 2012 年 3月 20 到代、赵两家进行入户调查。现根据代、赵家中实际情况,特定此帮扶计划。帮扶对象:代银河,小学文化程度,身体状况良好,一个孩子上学,家里收入的靠农业,农业在我县靠天,天时风调雨顺,情况好些,反之不敢想了,因此家庭困难。赵有民,小学文化程度,身体状况良好,孩子小,妻子有病,致使困难。二、主要贫困原因 1. 两家都是存在文化素质偏低,接受农业科技和新生事物的能力较弱。 2. 家庭劳动力少,无固定经济来源。缺少技术,主要靠农业种植, 打零工维持生计。 3. 由于物价上涨,孩子上学花费较大,致使家里负债多。三、帮扶计划 1 、依靠国家的惠民政策引导,先了解掌握国家的有关政策,动员代、赵投入到社保和国家助学政策之中去。 2. 结合农业实际,赠送有关农业科技方面的图书资料,要求两家一边读书一边种地。有不清楚的地方再慢慢解决。王小霞 2014 年3月6日篇二:联村联户帮扶计划“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帮扶计划帮扶村:蒲窝乡韩家洼村帮扶领导:杨崇科帮扶单位:县文体广电局、县文化中心二〇一二年三月“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帮扶计划根据县委关于“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有关精神要求,我们高度重视,深入村社在广泛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特制定本计划。一、蒲窝乡韩家洼村基本情况韩家洼村位于蒲窝乡东南端,自然条件较差。全村 10社 236 户 978 口人,耕地总面积 8566 亩,其中,退耕还林面积 4394 亩,塬面耕地 957 亩,现有果园 715 亩(今年挂果 135 亩,明年挂果 135 亩, 新植幼园 445 亩,涉及 7社 187 户)。牛存栏 280 头,羊存栏 540 只,自来水入户 218 户,入户率 92%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现有村部办公楼 1 幢, 2层 10间 210 平方米;村卫生所 4间 80 平方米; 文化室 4间 90 平方米;文化活动场所 1 处, 2000 平方米;幼儿园一处, 6间 115 平方米;村小学 1 所,校舍 3幢 12间 240 平方米; 硬化道路 4条 2 公里;民营中小企业:现有私营合资砖厂一处,规模资产 150 万元;个体工商户 6 家,家庭小轿车 6 辆,摩托车 45 辆,农用车 14 辆,电视机 240 -2- 台;家家通电。 2011 年,该村人均纯收入 2988 元,其中: 劳务收入人均 1738 元,惠农资金收入人均 600 元,粮食作物收入人均 600 元,其他收入人均 50 元。全村人均纯收入比全乡人均纯收入 3260 元低 272 元。全村人均收入超过 5000 元的户 25 户,占占全村总户数的 10% ;人均收入低于 2300 元的户 54 户,占全村总户数的 % ;人均纯收入低于 1000 元的户 16 户,占全村总户数的 11% 。目前确定的帮扶对象中有 16 个特困户,均纳入低保,其中五保户 4 户,孤寡老人 10 户。存在问题:一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塬地少、山地多,农业生产条件,特别是耕作条件较差;二是道路交通不便,住房状况较差,干部职工联系的贫困户中,多数居住偏远,住房多为土坯房和窑洞, 生活条件很差;三是科技培训阵地不健全,农民群众科技文化素质偏低,脱贫致富的能力不强,缺资金,缺技术;四是苹果产业正处在起步阶段,短期内挂果面积少,群众认识不高,经营管理积极性欠缺。二、蒲窝乡韩家洼村发展规划及 2012 年发展目标该村总的发展目标是以苹果产业为主,实现一业突破,整体推进, 全面覆盖。 2012 年底,全村果树定植基本实现塬面全覆盖, 2017 年使所有的果园全部挂果。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8000 元以上。努力改造基础设施建设,到 2015 年,实现村社道路全硬化,生产道路全通畅。加大科技培训力度,改善科技培训环-3- 境,修建科技培训室,配套设施设备,实现科技培训一体化。 2012 年任务目标: (一)产业发展 1. 投资地膜、洋芋籽种建设东头、韩洼两社幼园管理示范点。 2. 投资地膜、砖、水、电设施建任湾老果园管护示范点 10户 5 处。 3. 年内组织外出培训一次,建果树专业合作社 5 个。(二)基础设施 1. 投资 万元开通任一、任二、任湾生产道路。 2. 投资 万元沙化东头、韩洼、塬边生产道路。(三)民生改善利用政策奖补,进行危旧房屋改造 10 户。(四)新农村发展 1. 筹集资金刷新小康屋外围墙。 2. 继续做好党建示范村及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