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文档名称:

妇科肿瘤内调与防治.ppt

格式:ppt   大小:573KB   页数:2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妇科肿瘤内调与防治.ppt

上传人:卓小妹 2022/7/19 文件大小:57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妇科肿瘤内调与防治.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于妇科肿瘤内调与防治
第1页,讲稿共27张,创作于星期日
一、子宫肌瘤
1、什么是子宫肌瘤?
子宫肌壁平滑肌细胞增生形成;
故其确切的名称应为“子宫平滑肌瘤”,通称子宫肌瘤。
第2人工流产者,易引发乳腺疾病,增加患乳腺癌的危险性。
第15页,讲稿共27张,创作于星期日
人工喂养:
母乳喂养是预防乳腺癌的最佳天然手段之一,哺乳可使生乳腺癌的危险减少20%至30%
性生活质量差:
乳腺疾病和性生活密切相关,女性的性压抑可以增加乳腺小叶增生与乳腺肿瘤的发病几率。国内有关调查显示,患有乳腺小叶增生的妇女86%的人在性生活中从未达到过性高潮;初婚年龄越大,乳腺癌发病率越高。
第16页,讲稿共27张,创作于星期日
抑郁情绪:
在独身女子、留守女士、公关女性、退休女工和一些中学教师中,患乳房疾病的较多,乳腺癌发病率也高。
由于这些女性极易产生紧张焦虑、孤独压抑、悲哀忧伤、苦闷失望、急躁恼怒等抑郁情绪,长期受不良情绪剌激,机体生命节律发生紊乱,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进而导致内环境失衡,免疫力下降,可使胸部腺生成和释放的胸腺素减少,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对体内突变细胞的监控能力和吞噬能力下降,容易发生癌肿。
第17页,讲稿共27张,创作于星期日
家族遗传:
患有遗传性乳腺癌家族史可表现为两种形式:
一种为母亲患乳腺癌,女儿亦好发乳腺癌,发病年龄轻,常发生在闭经前,多为双侧性;
另一种为母亲未患过乳腺癌,但在一个家庭中,至少有两个姊妹患乳腺癌,这种家庭中乳腺癌的发病率要比无家族史的家庭中乳腺癌发病率高2—3倍,且这种乳腺癌多发生在闭经后,常为单侧性。
第18页,讲稿共27张,创作于星期日
过度肥胖:
肥胖与乳腺癌密切相关。女孩肥胖易性早熟,为日后患乳腺癌埋下祸根。,因为脂肪堆积过多,雌激素的生成便增加,多余的雌激素被脂化后贮存于脂肪组织内,并不断地释放进入血液,对乳腺组织产生剌激,久而久之,易引起乳腺癌。再有,肥胖者大都有高胆固醇血症和高胰岛素血症,体内胆固醇升高后,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细胞膜的胆固醇含量升高,抑制了免疫功能。
第19页,讲稿共27张,创作于星期日
2,乳腺癌趣味数据
80-100   国家卫生部、中国疾控中心和中国抗癌协会将发起“百万妇女乳腺癌普查工程”。通过在全国建立80-100个乳腺癌普查基地,使广大妇女都能享受方便、快捷、绿色的检查,降低发病率,提高生命质量,节约医疗资源。
1:100
   男性与女性乳腺癌的发生比例为1:100,所以当男性乳腺癌出现异常,如肿块、疼痛、溢液时,也应及时去医院检查。
第20页,讲稿共27张,创作于星期日
万分之四
  在我国的大中型城市,乳腺癌发病率已高达万分之四以上。而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每8-9名妇女中就有1名乳腺癌患者。
3%-5%
   目前,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虽较西方为低,但近年来增长迅速,并以每年3%-5%的速度递增。

   。
80%
   如果坚持少脂多纤维的饮食习惯,并每天坚持20分钟以上的运动,80%的乳腺癌都可以避免。
第21页,讲稿共27张,创作于星期日

国家抗癌协会的调查显示,从1978年起,乳癌的发病率开始呈明显上升趋势,而之前女性最大的健康隐患是子宫颈癌。分析认为,发达程度越高的地区,乳腺癌的发病率越高。因此,乳癌是一种生活方式类的疾病。
90%,70%,45%
   人类对乳腺癌的认识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已经比较清晰,乳腺癌不是局部的癌症,而是一种全身性癌症。现在已知,1期乳腺癌的治愈率为90%,2期为70%,3期为45%。
3-4倍
   35岁以上初产者患乳腺癌的危险性是30岁以下初产者的3-4倍。
第22页,讲稿共27张,创作于星期日
30%
   从未生育过的妇女患乳腺癌的危险性比已生育的妇女高30%。
30岁
   我国女性乳腺癌患者的另一普遍特点是:发病高峰年龄为40-49岁,比西方妇女提早了10-15年。最近几年乳腺癌的发病更是有了明显的年轻化优势。
20%
   数字显示,西方妇女乳腺癌发病率普遍高于东方女性,但以为发现及时,西方妇女乳癌死亡率却比东方女性低至少20%
第23页,讲稿共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