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9
文档名称:

颈椎病的影像诊断.ppt

格式:ppt   大小:2,972KB   页数:7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颈椎病的影像诊断.ppt

上传人:孔乙己 2022/7/27 文件大小:2.90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颈椎病的影像诊断.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颈椎病的影像诊断

4、横突: 走向:由椎体侧缘和椎弓根外 前缘走向外前方。 横突孔:位于横突根部,距椎体侧缘(钩突)较近,其内有 椎动脉、椎静脉和神经穿行。
横突孔
8
床症状一致。
如果仅有影像学表现、颈椎间盘或椎间关节退变,而无临床症状,应该诊断为“颈椎退行性变”;因为55岁以上人群80%影像学表现有颈椎退行性变,而大部分无临床症状.
如果仅有临床症状而无影像学表现,临床诊断也应该谨慎,因为没有颈椎退行性变就没有颈椎病的基础;颈椎以外的疾病也可以引起相同的类似症状。
23
三、临床表现:依据临床表现可分为7型: (一)颈型:亦称局部型,主要表现为颈部疼痛不适,有相应压痛点。可以无椎间隙狭窄、无或轻度骨质增生,仅表现生理曲度改变及颈椎不稳,项韧带钙化是此型的重要X线表现。 (二)脊髓型:椎间盘后突压迫脊髓,主要表现为脊髓受压的表现,感觉运动障碍,肢体或躯干麻木无力; (三)神经根型:最常见,主要表现为神经根受压症状如上肢麻木疼痛等。 C4-5病变:症状表现在上臂外侧,前臂桡侧; C5-6病变: 症状在拇指食指桡侧,肱二头肌反射下降; C6-7病变:症状在中指,肱三头肌反射下降; C7-T1病变:症状在无名指、小指麻木
24
(四)椎动脉型:主要表现为头晕等椎动脉供血不足的症状,头晕、呕吐、体位 性眩晕、听力障碍、视物不清等。 (五)交感神经型:主要表现为心慌心前区痛、出汗、失眠、 多梦、眼痛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 (六)食管型:可出现吞咽困难和异物感等症状。 (七)混合型:兼有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的表现。
25
四、影像学表现 颈椎病的影像学诊断主要常常首选X线片,常规摄取侧位、双斜位;
但若了解对硬膜囊、脊髓、神经根的影响需行CT或MRI检查。
26
(一)椎间盘的改变 1、椎间盘变扁:平片显示椎间隙狭窄,是诊断颈椎病不可缺少的 征象。 2、髓核积气:髓核内不规则气体影。 3、软骨板下积气:软骨扳与椎体间线状或 片状气体影。 4、椎间盘钙化:多发生于椎间盘前部的 纤维环,呈三角形指向椎间隙。 5、椎间盘膨出: 6、椎间盘突出:不属于颈椎病的改变,但 颈椎病时易出现。
27
(二)椎体缘的改变:往往与椎间盘改变同时存在 1、增生硬化:前缘多见或较重。 2、增生肥大:易压迫神经根,椎动脉和硬膜囊而引发症状,严重者钡餐检查可见食管受压。 3、Schmor结节:极少见。 平片CT及MRI均可显示椎体缘的改变,并且CT、MRI还可显示椎体缘对硬膜囊、神经根及椎动脉的影响。
28
C5/6椎间隙狭窄,椎体前后缘增生
29
颈椎曲度变直、C5/6/7椎间隙略窄、
左侧5/6钩椎关节增生致椎间孔变小、而右侧椎间孔正常。
30
(三)钩椎关节的改变: 1、关节间隙变窄:主要显示椎间孔变形; 2、关节面硬化增厚: 3、钩突增生肥大:变长变尖;增大变圆钝。 4、侧位裂隙征: 是侧位X线平片见到的征象,表现为椎体下部,位于椎体中后部或横贯椎体前后的带状或线状透亮影;此乃钩突增生肥大与上位椎体的钩突关节面边缘部增生后,它们之间在侧位形成的低密度影。对颈椎病的诊断有肯定意义。 上述征象中的1——3条平片CT及MRI均可显示,但显示对椎管内结构的影响以CT和MRI为好。
31
双侧5/6钩椎关节
增生致椎间孔变窄。
4/5、6/7钩椎关节增生致椎间孔变小
32
C5椎体裂隙征:是侧位X线平片见到的征象,表现为椎体下部,位于椎体中后部或横贯椎体前后的带状或线状透亮影;此乃钩突增生肥大与上位椎体的钩突关节面边缘部增生后,它们之间在侧位形成的低密度影。对颈椎病的诊断有肯定意义。
33
,双斜位显示双侧钩椎关节增生明显
34
(四)椎弓关节(上下关节突)的改变 1、关节间隙变窄 2、关节面不均匀性硬化增厚 3、关节内积气 4、下关节突增生肥大变尖 导致相应棘突根部凹陷硬化,称“切凹增生症”。形成原因是:颈椎病时韧带失去了对颈椎的维持作用,上位颈椎下滑后移,下关节突伸长变尖硬化,刺激棘突根部上缘产生凹陷。 但C6-7上下关节突正常时较长无硬化,需结合临床。
35
小关节积气,关节面硬化
C3下关节突变尖硬化
36
颈椎病:060915006女66岁C5/6椎间隙狭窄、
C6下关节突变尖、
C3/4、6/7、C7/T1
小关节面硬化。
37
061030019女36岁,
C4下关节突变尖;
项韧带钙化;椎间孔正常。
38
切凹增生症
39
切凹增生征:伴小关节面硬化
正常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