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货币银行学案例集
金融学院
目录
案例一货币是什么? 1
案例二劣币驱逐良币 6
案例三最适度货币区理论的一次伟大创举 7
案例四关于美联储调整利率的评析 9
案例五发达国家利率市场化进程 12
案例六江苏琼花事件 17
案例七德隆事件 18
案例八新加坡金融市场的国际化 23
案例九韩国金融体系改革的成败 28
案例十银行的变迁 35
案例十一花旗银行兼并旅行者公司 39
案例十二日本大和银行内部控制不善导致巨额交易亏损的启示 42
案例十三英格兰银行——从商业银行发展成中央银行 44
案例十四 2003年我国货币需要量测算 46
案例十五 2004年前三季度中国货币供给状况及金融宏观调控 49
案例十六通货膨胀 54
案例十七 1998:俄罗斯金融危机 60
案例十八改进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方案 67
案例十九银行业监管 70
案例二十美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 72
案例一货币是什么?
一、货币的不同类型
    1、商品货币
    商品货币通常由具有其他用途的日常商品组成。在人类历史发展的大部分时间,货币主要是以金银商品为基础,为了使该商品有效发挥货币的职能,社会必须限制它的非货币用途,或者通过各种方式增加其供应量。
    历史上曾出现这样一种趋势,各国普遍禁止黄金出口到其他地方,也正是对金银来源出现了新的迫切需求,导致了欧洲人前往新大陆。
    可兑换货币。在金本位时代,可兑换货币意味着纸币可到中央银行兑换等价值的黄金。而在现代“浮动”货币的世界中,它则意味着可以在国际货币市场中自由买卖的货币。所有主要的西方货币都是可以自由兑换的货币。
    2、法定货币
    法定货币的价值,仅来自政府宣布它为法定货币,无需贵金属的储备作为支持。法定货币有别于信用货币,因为它的价值并不来自于某种兑换支付(例如黄金)的承诺。
    历史上,信用纸币曾经成为法定货币,例如 1862-1879年的美国,信用纸币可自由兑换并提取黄金。现在世界上大部分都是法定货币(来自于拉丁语Fiat,它的意思是“随意使用,随意制造”),黄金在政府储备中的地位越来越不重要。
    3、符号货币
    符号货币是指它作为货币的价值远远超过了铸造货币的实物价值,也即其内在价值。随着纸币的增加及 20世纪普遍放弃金银货币制度(除了纪念币之外),当前世界上大部分货币都是由符号货币组成的。
    4、货币替代品
    在过去高度货币化的社会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是流通中的货币存在长期的短缺风险。在出现政治和经济动乱时,人们把货币储藏起来而不用于支出或借贷活动,也经常会导致这种风险。这意味着流通中硬币减少,经济中出现货币短缺。
    这种短缺导致了信用活动的崩溃,人们没有货币用于借贷,并且对任何借贷活动极为敏感,随着市场货币的枯竭,价格体系也将崩溃。同时这也使得债务问题更为现实,因为那些有能力贷出货币的人,都会尽快收回债务,把财富储藏起来,而不是寻找机会贷出货币进行风险投资。
    在这种情况下,借款人变得非常脆弱,因为他们可能自己没有货币用来立即偿债。在此情形下,人们需要一种货币替代品,以便能够满足债权人的还债要求。土地经常是不错的选择,但是诸如土地等固定资产产出存在问题,在经济危机到来,它们无法比较容易地以不错的价格处理掉。
    若债权人只需要货币,土地将是非常糟糕的替代品。这是因为土地的流动性远不及货币的流动性。流动性是用于衡量一项资产转换成货币的能力。从定义来看,任何事物的流动性,都不能和货币的流动性相比,因此债权人不会愿意接受任何货币的替代品。
    5、信用卡
    现代货币最重要的替代品是信用卡,这是一种短期延期支付的工具。无论是信用卡还是署名信用卡片,都可以作为货币支付的替代品,但都不是货币本身,且仅限于在交易后短期内的银行账户支票的提取或现金的支付。
    6、电子货币和储值卡
    信用卡不是货币,但是它代表的延期货币支付行为紧随交易之后。储值卡或“智能卡”代表了下一代的塑制卡,且现在越来越普及。它们都是内置芯片的塑制卡,并按电子货币单位收费。利用电子支付系统,持卡人可直接在商店中进行支付,而无需考虑开立账户的银行地理位置。自 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种储值卡只是在小范围内使用,但是现在它们已变得越来越普遍。
    新一代卡所面临的显著问题是:如何才可能对交易的金额进行电子追踪?而发行机构和商店又如何才能避免在简单的按键过程中不被诈骗?纸币都有系列号,银行账户也有识别工具这些都使得金融机构可对账户余额进行跟踪。但是要控制卡上电子货币单位,却较为困难。因特网提供的无界商务,使得此问题更为敏感。传统银行不断地介入电子商务将变得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