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促进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建议
李红楠 摘要:近年来,我均水平,远不如发达国家。我国第三产业能够快速发展,税收政策起着很大作用,但是由于我国的现行税制还不完善,所以其中缺陷依然不少。文优惠政策促进了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也为国家财政做出了巨大贡献。用计量经济法对各地区税收负担率和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进行分析,发现二者存在着正相关关系,第三产业占GDP的百分比对地区税收负担率有着显著的积极影响,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每增加1%,%。
三、我国现行税制中对第三产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我国的现行税制中既有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又有一些缺陷有待完善。
(一)营业税和增值税税制设计存在矛盾
目前,我国营业税和增值税不交叉,工业和商业企业征收增值税,服务业征收营业税。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中,除了批发和零售业、软件业征收增值税外,其他服务业都征收营业税,增值税征收范围过窄。营业税是按企业的销售额或营业额全额征税。服务业中间流转环节多,每一道环节都征营业税,导致服务企业税负太高,也阻碍了专业化分工;另外由于2009年1月1日我国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允许购进的固定资产进行增值税抵扣,而对于缴纳营业税的服务性生产企业,是对其营业收入进行征税,不允许对购入的固定资产进行增值税抵扣,这对于购入固定资产较多的服务行业会造成沉重的税收负担。增值税服务范围过窄的问题给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不利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二)营业税税率设置不合理
我国目前营业税税率按照行业、类别的不同分别采取不同的比例税率。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邮电通信业、文化体育业税率为3%;服务业、销售不动产、转让无形资产税率为5%;金融保险业税率为5%;娱乐业执行5%-20%的税率。这其中有两点不合理:一是服务业在我国百花齐放,涉猎领域众多,各有特色,有着不同的服务对象,盈利能力不同,服务性质也不同,不能统一执行5%的税率;二是金融保险业的税率为5%,这虽然是我国从2001年的8%不断下调之后的结果,但是面对国外金融机构强有力的竞争,国内金融业财务负担仍然很沉重,竞争力不强,金融保险业的税率仍有下调的必要。
(三)税收优惠政策侧重点不够全面
我国税收优惠侧重点在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优惠上,对于传统服务业改造和扶持的力度不够,对于软件研发、技术开发和工业设计等高科技含量的现代服务业和农村现代服务业相关优惠较少,缺乏对于内陆地区第三产业发展的引导拉动机制,对于个人科技方面成果的相关优惠较少,这些都不符合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目标。
四、促进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建议
(一)调和增值税和营业税之间的矛盾
扩大增值税的征税范围。增值税征税范围过窄给生产性服务业带来较重的税收负担,为此将一些缴纳营业税的行业纳入增值税的范围,显得尤其重要。在十二五税改中已经提到增值税扩围,营业税将取消,可见这一问题已引起足够重视。并且上海于2010年9月1日率先试点《营业税差额征税管理办法》,对八大类进行营业税差额征税,其中规定从事广告代理业务的企业,以其全部收入减去支付给其他广告公司或媒体的广告发布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