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建筑节能中实现能耗降低的措施
摘要: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就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建筑能源服务水平日益 提高本无可厚非,并且这种趋势也无法阻挡。但是,考虑到我国的资源和环境承 载能力,引导"节约型〃的消费方式成为我国的一种必然选择。本文就建筑社会终端能源消耗量中的比例;也 不能准确地描述我国建筑能耗的具体特点,例如发展变化的特点、不同功能建筑耗 能的特点、不同地域建筑耗能、建筑内不同终端用能途径耗能的特点。在这种情 况下,无法科学制定合理的建筑节能政策,也无法科学评估相关政策的实施效果。
2、 建筑节能中实现能耗降低的措施
(1)建立达标监督机制,强化新建建筑的建筑节能标准执行力度。对新建建 筑,建议建立设计、施工、监理、验收、运行5个主要环节的监督机制,加强节 能评审工作,并通过相关政策引起各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实施节能工作责任制, 保障强制性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得到贯彻实施。建议对建筑物开发建设的全过程 (包括建筑设计施工图审查、施工许可证颁发的环节、建筑竣工验收的备案、要 求销售说明书中标明其能耗指标)加大监管力度,并注重过程抽查;各方共同参 与(包括节能主管部门、房地产开发商、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
,并 明确各方应该承担的责任;对不达标的建筑采取严厉的惩罚性措施,包括限制预 售、限制贷款、社会公布、司法惩罚等。
(2) 加大对既有大型公共建筑的节能管理力度。建议出台基于"能源定额管 理〃的"阶梯能源价格〃政策,采用行政与市场相结合的思路引导大型公共建筑的节 能管理。加大对大型公共建筑的节能管理力度,强制性实行能源消耗报告、能源 审计报告等制度。
(3) 加大新增建筑及建筑设备能效标识体系的管理力度。建议对建筑物和建 筑用能设备大面积出台强制性的能效标识制度。例如,对建筑能耗信息标识,建 议首先在夏热冬冷地区实施城市居民住宅能耗信息标识制度。
(1) 通过各种相关渠道加快建立节能专项公益基金,本着"取之于民,用之 于民〃和"专款专用〃的思路,将大部分资金用于支持建筑节能领域。建议的资金来 源包括:在公共财政预算中设立节能科目、国债、征收附加电费、征收能源(资 源)税和环境(碳)税、延长"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的征收时间,并将建筑节 能纳入支持范围、使用住宅公共维修基金支持建筑节能改造、国际合作项目援助 资金等。对于公共财政对建筑节能领域的支持方式,建议改变当前将大部分公共 财政资金用于支持少数节能项目的使用方式,更多的资金应该转向支持节能机制 的形成和长效机制的建立方面,多支持前文所述的节能能力建设方面和惠及广大社 会公众的节能建筑、节能产品、节能技术的补贴和减免税政策方面以及技术可行 经济合理的建筑节能改造,使公共财政的社会效益最大化。
(2) 建立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体系,加大节能技术的推广力度,推动社会 公众形成的"节约型〃生活消费模式。市场经济下"利益驱动〃是基本规律,而对于 建筑节能这个涉及广大社会公众的节能领域来说,建立基于市场的能源价格体系 和节能经济激励政策等长效机制是解决节能技术推广应用的根本途径。
对高效、先进的采暖空调技术形式给予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其特点是这些技 术不是单一设备,而是诸多设备和技术的集成,目前普遍缺乏